A | A | A

第22章 埃尔温·冯·维茨莱本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二战:灰烬中的白玫瑰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4U7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1943年2月7日

上午10时,大理石走廊回荡着军靴的铿锵声。埃尔温·冯·维茨莱本元帅注意到,今天的安保规格异常严格——党卫军骷髅师的卫兵取代了往常的国防军警卫,每个人腰间都挂着崭新的MP40冲锋枪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走廊两侧挂着的历代普鲁士名将肖像被临时替换成了纳粹宣传画,其中一幅《东方的生存空间》正好覆盖了老毛奇的画像位置。

会议室里的气氛比外面的寒冬更加凛冽。维茨莱本注意到,——现在应该称他为“总理”——的左手颤抖得比上次见面时更加明显,灰白的脸色像是许久未见阳光的病患。更令人不安的是,总理的右手始终放在办公桌抽屉附近,那个位置通常藏着一把上了膛的瓦尔特PPK手枪。

---

**“曼施坦因的电报很令人不安,你来替他辩解吗。”

总理的声音嘶哑得像是砂纸摩擦,他面前摊开着曼施坦因提交的《乌克兰局势分析与建议》,文件边缘满是狂乱的铅笔批注。

**“你似乎在质疑国家的种族政策?这接近叛国罪的边缘了。”**

希姆莱坐在希特勒右手边,正用金尖钢笔在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上做着笔记,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。维茨莱本敏锐地注意到那份文件的标题是《关于某些高级将领政治可靠性的评估》,而翻开的一页上赫然列着古德里安、克鲁格和他的名字。

**“总理先生,”** 维茨莱本保持着教科书般标准的立正姿势,声音平稳得如同在汇报演习数据,**“我的质疑纯粹基于军事考量。过去两周,因为游击队的破坏,南方集团军群的补给损失率达到37%,相当于每天损失800吨物资。”**

他打开公文包,取出三份标着“绝密”的伤亡统计表。

**“更严重的是,党卫军的‘特别行动’导致我军士气急剧下滑——仅第11步兵师就有28名士兵因拒绝参与处决平民而被军法审判。”**

总理草草翻了几页就推开了文件,手指神经质地敲击着桌面。

**“战争需要强硬手段!如果乌克兰人选择支持游击队,那就证明他们不配活在这片土地上!”**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,唾沫星子溅到桌面的乌克兰地图上,“我的命令很明确:每一寸放弃的土地都必须变成焦土!”**

戈林趁机插话,他臃肿的身躯把制服绷得紧紧的:

**“空军侦察显示,游击队正在获得英国空投的武器。维茨莱本的怀柔政策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!”** 他的小眼睛里闪烁着恶意的光芒,**“或者,我们的元帅阁下是舍不得乌克兰的小麦和美女?”**

会议室里瞬间安静得可怕。

维茨莱本冷静地整了整领口,声音像手术刀般精准:

**“帝国元帅的空军如果能多护航几支运输车队,少运些艺术品回卡琳宫,前线的士兵或许能多领到一双冬袜。”**

这个反击让戈林的胖脸涨成猪肝色,而希姆莱的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了一个墨团。

---

### **维茨莱本的三点建议**

总理的目光在众人之间游移,最后停在维茨莱本身上:

**“你有什么具体建议?不要告诉我又是你那套‘争取民心’的陈词滥调。”**

**“三点建议。”** 维茨莱本竖起手指,每说一点就放下一根:

1. **“停止无差别的村庄清剿,集中力量打击己知的游击队据点。”**

2. **“恢复乌克兰地方自治机构,让他们负责维持秩序和征粮工作。”**

3. **“将党卫军特别行动队置于战区司令部作战指挥之下,所有处决命令必须经过军事法庭审核。

希姆莱猛地站起来,金丝眼镜滑到鼻尖:

**“这不可能!特别行动队首接对总理负责!我们肩负着净化东方土地的神圣使命!”**

**“你们的‘使命’正在葬送整个东线!”** 维茨莱本也提高了音量,这是他在总理面前罕见的失态,**“昨天游击队炸毁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铁路桥,那是我们通往克里米亚的最后一条补给线!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吗?英国空投的塑料炸药和当地农民提供的详细布防图!”

会议演变成长达西小时的激烈争吵。当维茨莱本最终离开总理府时,柏林的夜幕己经降临。雪花落在他的肩章上,像极了乌克兰村庄飘散的灰烬。

在选帝侯大街一处不起眼的军官公寓里,独臂上校带来的消息令人震惊:

**“希姆莱正在秘密组建一支新的党卫军部队——由班德拉领导的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者组成。他们计划用这些人来‘监督’国防军的占领政策,实际上是要建立平行的指挥体系。”**

维茨莱本的咖啡杯停在半空,黑褐色的液体微微晃动:

**“分裂乌克兰人?真够狡猾的。班德拉那群人比布尔什维克还要激进。”**

施陶芬贝格的独眼在煤油灯下闪烁着危险的光芒:

**“不仅如此。昨天希姆莱在总理面前展示了一份所谓的‘密谋证据’,暗示您与乌克兰人的接触是为了……”** 他压低声音,**“……为了在战后建立独立的军事政权。”**

维茨莱本轻轻放下杯子,瓷器与银托盘相碰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脆:

**“看来我们的全国领袖比我想象的更迫不及待。”**

他走向窗前,望着远处党卫军总部灯火通明的窗户。

**“特雷斯科夫那边准备得如何了?”**

“炸弹己经就位。”** 施陶芬贝格的声音几不可闻,**“但还需要等待最佳时机,等待曼施坦因的战果吧。”**

维茨莱本凝视着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——,此刻浮现着冷峻的决意。

**“不,”** 他最终说道,**“让希姆莱继续犯错。等到他的暴行引发全面叛乱时,总理自然会明白谁在拯救德国军队。”

1943年2月的柏林,阴谋与权力斗争在暗处发酵。曼施坦因知道,总理的疯狂和希姆莱的野心正在将德国推向深渊。

但真正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4U7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二战:灰烬中的白玫瑰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4U7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