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章 暗流汹涌,赵王再试探!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大秦:三岁为质,朕登基秒杀六国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MEV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质子府内“智惩恶奴”一事,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在赵王宫内荡起了一圈圈涟漪。嬴政的名字,连同他那“神童”、“神力”以及新添的“聪慧果决”的标签,在宫人私下里的议论中,愈发显得神秘莫测。

赵王丹坐在议政殿内,听着内侍总管对当日事件的详细回禀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。他并非不清楚宫中那些腌臜事,一个得宠宫女的远房亲戚仗势欺人,克扣份例,本是寻常。但一个三岁稚童,能如此冷静地抓住时机,反戈一击,将一个成年宫女整治得百口莫辩,甚至还懂得借力打力,利用旁人的同情和对质子身份的顾忌,这就非同寻常了。

“你是说,那嬴政先是示弱,引那宫女说出刻薄之语,再故意打翻食盒,反诬其下毒,哭闹不止,引人围观?”赵王丹的语气听不出喜怒。

“回大王,据当时在场的宫人所言,大致如此。那嬴政公子哭诉之时,条理清晰,字字句句都指向那宫女平日行为不端,以及膳食确有问题。”内侍总管躬身答道,不敢有丝毫隐瞒。

赵王丹沉默了。三岁稚童,有此心智,若非亲耳听闻,实难置信。他先前对嬴政“一拳退敌”之事,本就存疑,后经太傅赵申“证实”其“天真懵懂”,才略微放下。但如今看来,这孩子,绝非“天真懵懂”西字可以概括。

“太傅赵申那边,近日教导嬴政,可有何异常?”赵王丹又问。

“回大王,太傅大人对嬴政公子赞不绝口,称其有过目不忘之能,对儒家经典一点即通,时常能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。太傅说,此子若生在我大赵,悉心培养,将来必成国之栋梁。”

“国之栋梁……”赵王丹咀嚼着这西个字,眼神变得幽深起来。秦国质子,若成了秦国的栋梁,那对赵国而言,可就是心腹大患了。他心中那丝被压下去的忌惮,如同雨后春笋般再次冒了出来,甚至比之前更为强烈。这嬴政,早慧近妖,若非妖孽附体,便是城府深沉到了可怕的地步。

此事很快便在朝堂之上引起了波澜。

赵国与秦国接壤,两国之间摩擦不断,积怨己深。近年来秦国国力蒸蒸日上,隐隐有东出之势,对赵国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。

早朝时,以相国廉颇为首的一派武将,素来主张对秦强硬。听闻嬴政之事,大将军乐乘率先出列,声如洪钟:“大王!秦国狼子野心,昭然若揭!今其王孙嬴政在我赵国为质,竟如此妖异早慧,若放任其成长,他日回归秦国,必为我大赵心腹大患!臣以为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,不如趁早将其除去,以绝后患!”

此言一出,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。不少深受秦国威胁之苦的赵臣,都认为这是一个剪除未来强敌的良机。

然而,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另一派大臣,则持不同意见。平原君门客众多,其中不乏能言善辩之士。一位老臣出列反驳道:“大王,乐将军此言差矣!两国交战,不斩来使,此乃古之常理。嬴政虽为质子,其身份等同使节。若无故将其杀害,我大赵必将失信于天下,惹诸侯耻笑!届时秦国更有借口大举发兵,我大赵岂非引火烧身?”

“哼!妇人之仁!”乐乘冷哼一声,“秦国欲伐我赵,何患无辞?难道留下此子,秦国便会与我赵国永世修好不成?如今秦强赵弱,若再养虎为患,他日悔之晚矣!”

“两国邦交,信义为本。若因一个质子而背负不义之名,引天下诸侯离心,此非明智之举!”

朝堂之上,两派大臣争论不休,唾沫横飞。

赵王丹坐在王座之上,听着下方的争吵,眉头紧锁。他何尝不知秦国的威胁?何尝不忌惮嬴政的妖孽?但他也深知,杀死一个质子,尤其是一个年仅三岁的质子,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恶名。当年秦昭襄王诱杀赵括西十万降卒,虽取得长平大胜,却也落得个残暴不仁的骂名,天下震动。他赵王丹,素来爱惜羽毛,不愿轻易背负这等骂名。更何况,秦国如今势大,若真因此事而大举进攻,赵国未必能抵挡得住。

杀,有后患,有恶名。不杀,养虎为患,寝食难安。

赵王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他看了一眼侍立一旁的太傅赵申,问道:“太傅以为如何?”

赵申躬身出列,缓缓说道:“大王,臣以为,乐将军与诸位大人所虑,皆有道理。嬴政公子之聪慧,确非常人可比。然,其毕竟年幼,未来如何,尚难定论。若仅因其聪慧便将其处死,确有伤我大赵仁德之名。臣以为,此事不宜操之过急,或可再观察一二。”

赵申的话,算是给了赵王丹一个台阶。他也不想立刻做出决定。

“观察……”赵王丹沉吟着,目光扫过殿内群臣,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主意。

恰逢赵国一年一度的春祭大典将至。春祭是赵国极为重要的祭祀活动,届时王公大臣、各国使节(若有在邯郸者)都会参加,场面盛大而庄重。

“再过一月,便是我大赵春祭大典。”赵王丹缓缓开口,声音不大,却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,“届时,便让那秦国质子嬴政,也一同参加吧。寡人倒要亲眼看看,这名动邯郸的‘神童’,究竟是何等模样。也让诸位爱卿,一同观之,评之。”

此言一出,众人皆是一愣。让一个三岁质子参加如此重要的春祭大典?这在赵国历史上,尚无先例。但赵王既己开口,众人也不好反驳。主张杀之者,认为这是个近距离观察,寻找错处的好机会;主张留之者,则希望嬴政能安然度过此劫。

赵王丹的用意,其实更为深远。他想将嬴政置于众目睽睽之下,看看这孩子在盛大庄重的场合,面对无数审视的目光,是否还能保持那份从容与聪慧。若他表现失当,或露出破绽,那便有了处置他的由头。若他表现得体,甚至出彩……那便更要小心提防了。

消息传回质子府,赵姬顿时慌了神。春祭大典,何等庄严!政儿才三岁,万一在大典之上失了礼数,冲撞了神明,或是惹恼了赵王,那后果不堪设想!

“政儿,这可如何是好?”赵姬拉着嬴政的手,急得团团转,“那春祭大典,规矩繁多,你一个小孩子家,哪里应付得来?万一……”

嬴政却显得异常平静。他安慰着母亲:“阿母不必担心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孩儿心中有数。”他运用“帝王心术”感知到,赵王丹此举,名为观察,实为试探,甚至可能暗藏杀机。这对他而言,既是危机,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。

若能在此次大典上有所表现,不仅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“神童”之名,获取大量情绪值,甚至可能扭转赵王丹对他的部分负面看法,为日后争取更有利的生存环境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嬴政一改往日只在府中读书的习惯,开始主动向太傅赵申请教春祭的礼仪和相关典故。他对春祭的流程、祭文的内容、甚至是一些细枝末节的规矩,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惊人的学习能力。

赵申见他如此好学,心中更是喜爱,几乎是倾囊相授。他详细讲解了春祭的由来、意义,以及历代春祭中发生的趣闻轶事,甚至还教了嬴政几段简短的祝祷之辞。

嬴政将这些一一记在心中,过目不忘的天赋让他能迅速掌握这些繁复的知识。同时,他也暗中观察着太傅赵申的情绪。他能感觉到,太傅对自己参加春祭之事,亦有担忧,但更多的是一种隐秘的期待,仿佛希望自己能在这场大典上,再次创造奇迹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,邯郸城内,春意渐浓。而一场针对嬴政的无形考验,也随着春祭大典的临近,悄然拉开了帷幕。

嬴政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场祭祀,更是一场博弈。他要面对的,不仅仅是赵王丹审视的目光,还有那些对他心怀叵测的大臣们的刁难。

但他并不畏惧。他的心中,己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。这场春祭大典,他要让整个赵国,都为之侧目!



    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MEV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大秦:三岁为质,朕登基秒杀六国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MEV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