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如同后山那条潺潺的溪流,在“澄心观物”的宁静修炼中悄然滑过。灵悦的心境日益澄澈,与逸尘之间的相处,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。那份最初的好奇和敬佩,如同初春的藤蔓,在共同的探索和无声的陪伴中,悄然滋生、蔓延,缠绕出一种名为“亲近”的暖意。
采药或练剑的间隙,两人常常会在后山清幽的小径上并肩漫步。脚步不疾不徐,话语也不多。
有时,灵悦会指着一株奇特的植物,兴奋地分享它的名字和药性,逸尘则安静地听着,偶尔问上一两句,目光落在她神采飞扬的侧脸上。
有时,逸尘会驻足,看着远山云雾的变幻,随口说出一些关于云气走向、地脉灵枢的见解,灵悦则仰着小脸,听得津津有味,努力理解着那些深奥的知识。
更多的时候,是沉默。但这份沉默不再尴尬,而是充满了默契的安宁。山风吹拂,林鸟啁啾,溪水淙淙,共同谱写着自然的乐章。他们只是静静地走着,感受着这份远离尘嚣的静谧和彼此陪伴的安心。无需言语,一个眼神的交汇,一个了然的微笑,便足以传递心绪。
那份由修炼瓶颈带来的沉重阴霾散去后,灵悦在逸尘面前变得更加放松和自然。她开始分享一些清婉阁的琐事,比如某个师姐新炼的丹药味道古怪,比如小芸又闹了什么笑话,比如她对某本新看的话本的看法。
“逸尘公子,你说这书里的剑仙,动不动就一剑劈开山峰,是不是太夸张了呀?”她皱着秀气的鼻子,一脸认真地探讨,“我觉得真正的剑道,应该像水流,像云动,无孔不入,无坚不摧,但又不一定非要搞那么大动静吧?”
逸尘听着她天真又带着点小哲理的“高论”,眼中常会掠过一丝笑意,然后耐心地与她探讨几句,或肯定,或引导。他很少主动说起自己的事,尤其是关于家族和神器的沉重使命,但他会是一个极好的倾听者。灵悦那些小小的快乐、小小的烦恼,在他沉静的目光下,似乎都得到了温柔的包容。
而灵悦,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逸尘眉宇间偶尔掠过的凝重。当他临崖远眺,沉默的时间格外长时,她会安静地陪在一旁,不去追问,只是用无声的陪伴传递着一种支持。她知道他背负着什么,那份理解,无需言明。
共同的修炼目标——灵悦的突破,更是成了两人之间最紧密的联系。
当灵悦在“澄心观物”中有了新的感悟,她会第一时间跑到逸尘面前分享,眼睛亮晶晶的,像献宝一样:“逸尘公子!我今天观溪水,好像真的感觉到那种‘柔而克刚’的意境了!练剑的时候,手腕好像更灵活,卸力的感觉也更好!”
当她在尝试新的灵力引导方式遇到困难,有些沮丧时,逸尘总能敏锐地察觉,用他那平静而笃定的声音点出关键:“莫急。‘映照’非强求。放下掌控之心,回归澄澈本心即可。”简单的话语,如同定海神针,总能让她重新安定下来。
逸尘也会在她练剑时,在一旁静静观看。他的目光不再是审视,而是带着一种温和的关注。当她某个动作终于做到了劲力贯通、圆融无碍时,他会微微颔首,一个简单的“善”字,或一个赞许的眼神,都能让灵悦开心半天,练得更加起劲。
这种在修行路上的互相扶持、共同进步的感觉,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。
灵悦渐渐发现,自己越来越习惯逸尘的存在。遇到修炼上的困惑,第一个想到的是他;采到一株珍稀的灵草,也想分享给他看;甚至只是看到一片形状奇特的云,也想指给他瞧瞧。清婉阁的日常里,似乎总缺不了那个玄色冷峻的身影带来的期待。
而逸尘,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。他那份拒人千里的冰冷疏离,在灵悦面前早己消融殆尽。看向灵悦的眼神里,那份温和与耐心越来越清晰。他会留意到她练剑久了微微发白的小脸,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枚恢复灵气的清心丹;会记住她对某种后山灵果的喜爱,偶尔“顺路”采摘几颗放在她清婉阁的窗台上;会在她因为研读《澄心观物录》副本而眉头紧锁时,用最简洁易懂的话语为她拨开迷雾。
他依旧话不多,但那份沉默的关切,却如同无声的暖流,丝丝缕缕地渗透进灵悦的心田。他看向她时,眼底深处那份不易察觉的温柔,也如同初融的春水,日渐清晰。
山风拂过,吹动少女的青丝,也拂动男子玄色的衣袂。后山的翠竹掩映下,溪流潺潺,见证着两颗心在共同的修行、自然的感悟和无声的陪伴中,悄然靠近。那份懵懂而纯粹的情愫,如同山间悄然绽放的野花,虽不张扬,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,在彼此心间悄然弥漫、升温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OV4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