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5章 神瞳辨冤屈,药方藏玄机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元末明初:我建立六百年锦衣世家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RBS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密室之内,烛火摇曳,映照着萧衍深邃的眼眸。他手中拿着的,便是太医院御医刘瀚呈上的那张药方。

“刘御医,请起。”萧衍示意一旁的校尉扶起老者,“你慢慢说,令郎刘承志,究竟是何缘故被卷入空印案的?”

刘瀚颤巍巍地站起身,声音带着哭腔:“回大人,犬子刘承志,乃是应天府江宁县的一名主簿,主管一县之文书往来。他平日里为人最是谨小慎微,兢兢业业,俸禄之外,分文不取,家中清贫,有口皆碑。老朽敢以项上人头担保,他绝无贪墨的胆子和心思!”

“那他为何会被指控与空印案有染?”萧衍问道。

“唉!”刘瀚长叹一声,“都怪那江宁知县吴启明!月前,吴启明以县衙仓粮需紧急调拨为由,让犬子在几份空白的支拨文书上预先盖了主簿印。犬子当时也曾提出过异议,认为此举不合规制,但吴启明却说这是上峰特许,行的是便宜之法,催逼甚急,犬子无奈,只得照办。谁曾想,空印案发,吴启明为求自保,竟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犬子和其他几名佐贰官吏身上,反诬犬子等人才是空印舞弊的主谋!如今,吴启明因为主动‘检举’有功,反而只是被革职查办,而犬子……犬子却被列入了三日后处斩的名单啊!萧大人,这天理何在啊!”

老御医说到伤心处,涕泪横流,几欲再次跪倒。

萧衍扶住他,目光再次落到那张药方上。药方上所列:柴胡三钱,黄芩二钱,半夏一钱半,党参二钱,炙甘草一钱,生姜三片,大枣两枚。这看上去,确实是一剂寻常的“小柴胡汤”加减方,用于和解少阳,疏肝解郁。

“刘御医,令郎托人带出此方,可曾有其他言语交代?”

刘瀚努力回忆着:“犬子托那狱卒带话,只说‘药方之中,字字珠玑,生死攸关,望父亲细察’。老朽愚钝,反复琢磨,也只看出这是一剂调理肝气的方子,与案情……实在联系不上啊。”

萧衍沉吟不语。【鉴心神瞳】悄然开启,他仔细审视着药方上的每一个字,每一味药材的剂量。墨迹的浓淡,书写的笔锋,似乎并无异常。

“大人,”一旁的宋辙忍不住开口,“这会不会是刘主簿在狱中染病,给自己开的药方?又或者,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,向家人报个平安?”

萧衍微微摇头:“若只是寻常药方,何须如此郑重其事,言及‘生死攸关’?刘承志既然是主簿,掌管文书,必然通晓一些常人不知的传递信息之法。这药方,绝不简单。”

他将药方平铺在桌案上,脑海中的【记忆宫殿Pro】开始高速运转。古代传递秘密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,藏头诗、拆字、隐喻、代号……这药方中的玄机,会是什么呢?

药材的名称?剂量?排列顺序?

他尝试将药材名称的第一个字联系起来:“柴、黄、半、党、甘、生、大……”不成句,也无特殊含义。

他又将目光投向剂量。三钱、二钱、一钱半、二钱、一钱、三片、两枚。这些数字,看似普通,但如果对应某种编码规则呢?

萧衍忽然想起,古代军中以及一些秘密组织,确有利用数字、卦象甚至药材特性进行加密通讯的先例。

“徐小姐!”萧衍心中一动,立刻让人去请徐妙云。

不多时,徐妙云款款而至。她听萧衍简述了情况,接过药方,凝神细看。灯光下,她秀眉微蹙,沉静的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。

“萧大哥,”片刻后,徐妙云开口道,“寻常药方,剂量多用整数或半数,如一钱、二钱、一钱半。但这方中的‘半夏一钱半’,虽也常见,但若结合其他药材的剂量来看,‘三、二、一点五、二、一、三、二’,这些数字的排列,似乎并无明显的规律。”

她顿了顿,又道:“不过,我倒想起一事。家父早年也曾涉猎岐黄之术,他曾说过,有些药材,其名称、产地、甚至炮制方法,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志异或民间传说中,会有特殊的指代意义。比如,‘柴胡’,因其形似柴,性升散,在某些地方的隐语中,可指代‘出头’或‘揭发’。而‘黄芩’,其根色黄,性苦寒,或可指代‘苦主’或与‘皇’字相关……”

徐妙云的话,如同一道闪电,划破了萧衍脑中的迷雾!

地方志异!特定指代!

刘承志是江宁县主簿,他传递的信息,必然与江宁县本地的某些事物相关!

“宋辙!”萧衍立刻下令,“速去搜罗江宁县的县志、地方杂记、以及近年来的重要事件卷宗,越详细越好!”

“是!”宋辙领命而去。

等待的时间里,萧衍与徐妙云继续对着药方苦思。

“萧大哥,你看这‘党参’,寻常多用潞党参,但若在江宁本地,会不会有某种特产的参,其名或其特性,与‘党’字或‘同党’有关?”徐妙云又提供了一个思路。

萧衍的【记忆宫殿Pro】中,关于中医药的知识迅速被调动起来。党参,补中益气,健脾益肺。若与“同党”联系,似乎有些牵强。

但徐妙云的提醒,让他将注意力从单一药材的隐喻,转向了药材组合的可能。

很快,宋辙带着一大摞积满灰尘的卷宗和书籍赶了回来。

萧衍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查阅与比对之中。江宁县志、风物考、乡贤录……他一页页翻过,【记忆宫殿Pro】将所有信息分门别类,进行高速检索与匹配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烛火哔剥作响。

突然,萧衍的目光停留在《江宁县水利图考》中的一页。上面记载着,明初,为疏浚秦淮河连接江宁县城的一段支流,曾征发民夫,由时任江宁知县主持,工部亦派员督导。其中一段河堤,因地势险要,屡修屡溃,后采用了一种特殊的“柴黄交叠固基法”,即用大量柴薪与黄土分层夯实,方才成功。此事在当地被传为一段佳话,甚至有民谣流传:“柴黄叠,河工毕,吴公开颜笑。”

柴黄叠!柴胡,黄芩!

萧衍心中剧震!再看药方,柴胡三钱,黄芩二钱。这“三”与“二”的剂量,是否也另有含义?

他继续翻阅,在一份记录当年河工用料的残缺账目中,赫然发现了“柴薪三万捆,黄土二万担”的记载!

三,二!完全吻合!

“柴黄叠”,指的便是知县吴启明利用修河之机,与工部官员勾结,虚报用料,贪墨工程款项的旧事!

那么,接下来的“半夏一钱半,党参二钱,炙甘草一钱,生姜三片,大枣两枚”呢?

萧衍的目光再次回到药方,结合刚才的破译思路,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字和药材的特性上。

“半夏”,有毒,需炮制,常用于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。其“半”字,是否指“一半”或“从犯”?“一钱半”,这个“半”字再次出现。

“党参”,补气。徐妙云曾提过“同党”。“二钱”,是否指两名同党?

“炙甘草”,性甘,调和诸药,常被称为“国老”。“一钱”,是否指一位关键人物?

“生姜”,辛温,发散风寒。“三片”,三次?三个人?

“大枣”,甘温,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“两枚”,两个人?还是两次?

萧衍将这些零散的线索在【记忆宫殿Pro】中反复排列组合,试图还原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链。

突然,他注意到药方中药材的排列顺序,以及“小柴胡汤”的经典方义——和解少阳。少阳病,病在半表半里,寒热往来。这是否暗示着吴启明勾结的“同党”,并非一人,而是有内有外,相互勾结?

“我知道了!”萧衍猛地一拍桌案,眼中精光西射。

他指着药方,对徐妙云和宋辙解释道:“‘柴胡三钱,黄芩二钱’,指的是江宁知县吴启明,在当年主持修浚县内河道时,利用‘柴黄叠’工程,虚报柴薪三万捆、黄土二万担,与工部官员勾结,首次贪墨!”

“‘半夏一钱半’,‘半’指吴启明,‘夏’通‘下’,指其下属,即刘承志等佐贰官吏。‘一钱半’,这个‘半’字,可能指刘承志等被胁迫参与,只分得其中极少部分,或者说,他们只是‘半个’从犯,并非主谋!”

“‘党参二钱’,‘党’指同党,‘二钱’,指吴启明有两个重要的同党!一个在县内,一个在工部!”

“‘炙甘草一钱’,‘甘草’为国老,调和阴阳,在此处,极可能指代一名在背后为他们穿针引线、斡旋关系的更高层级官员,或者是一个关键的账房先生,负责做假账,‘一钱’,暗示此人地位关键,但只有一个。”

“‘生姜三片,大枣两枚’,‘姜’通‘讲’,‘枣’通‘早’。‘三片’、‘两枚’,可能指他们曾有过三次或两次重要的分赃,或者是指涉案的关键账簿有三本或两本!”

“而整个药方名为‘小柴胡汤’,和解少阳,病在半表半里,正暗示了吴启明的贪腐行为,是内外勾结,层层串通!”

徐妙云和宋辙听得目瞪口呆,一张看似普通的药方,竟然隐藏着如此惊人的贪腐内幕!

“大人,若真如您所言,那刘主簿岂不是……”宋辙激动道。

“若此药方解读无误,刘承志不仅不是主谋,反而是被吴启明胁迫利用,甚至可能是想借此药方向外界传递吴启明及其同党的罪证!”萧衍语气肯定。

为了进一步验证,萧衍决定立刻秘密提审刘承志。

在锦衣卫诏狱的单间内,刘承志形容枯槁,眼神黯淡。当萧衍将破译后的药方含义向他道出时,刘承志先是震惊,随即放声大哭,朝着萧衍连连叩首:“大人真乃神人也!学生……学生所藏之意,与大人所言,一般无二!吴启明……吴启明才是真正的主犯!他当年修河,便与时任工部委派的监工主事杨清源,以及县内豪绅张德坤勾结,大肆侵吞工程款!学生无意中发现了他们的秘密账簿,吴启明便以此胁迫学生,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空印文书上盖印,企图将学生也拖下水。此次空印案发,他更是将所有罪责推到学生等人身上,那些所谓的‘罪证’,大多是他伪造的啊!求大人为学生做主!”

【鉴心神瞳】之下,刘承志目光恳切,情绪激动,所言句句属实,并无半分虚假。

“那秘密账簿现在何处?”萧衍追问。

“学生曾偷偷抄录了部分内容,藏于……藏于家中老宅佛堂的牌位之后!”刘承志急忙道。

“好!”萧衍心中大定,“宋辙,你即刻带人,持我令牌,秘密前往江宁刘宅,找到那份抄录的账簿。记住,务必隐秘,不得惊动任何人,尤其是吴启明在江宁的眼线!”

“卑职领命!”

“高远!”萧衍又转向另一边,“你立刻组织人手,给我暗中盯死吴启明!他既然能做出栽赃嫁祸之事,必然心狠手辣,我们要防止他狗急跳墙,杀人灭口,或者销毁其他证据。同时,查清工部那个杨清源,以及江宁豪绅张德坤的底细!”

“大人放心,保证让他们插翅难飞!”高远领命而去。

此刻,距离刘承志等人预定行刑的日期,只剩下不到三天。而吴启明因为“检举有功”,只是被暂时停职,尚未收监。真正的恶首逍遥法外,无辜者却命悬一线。

萧衍知道,单凭一份破译的药方和刘承志的一面之词,很难在朱元璋面前为刘承志翻案。朱元璋现在对空印案深恶痛绝,只看结果,若是拿不出铁证,反而会被认为是替罪人开脱,甚至可能引火烧身。

他必须尽快拿到那份秘密账簿,坐实吴启明的罪行,并且要找到一种巧妙的方式,将这份“迟来的真相”呈现在朱元璋面前。

时间,己经不多了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RBS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元末明初:我建立六百年锦衣世家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RBS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