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会结束后的庆功宴上,一位银发苍苍的生态学家特意走到我们面前。"颜先生的系统不仅改变了技术格局,更可贵的是,他把东方文化里'天人合一'的智慧融入了设计理念。"老学者的话让我和铭轩相视一笑——那些深夜里,我们和一帆关于传统文化的探讨,原来早己化作他事业版图里最独特的底色。
次年春天,李家老宅院子里的树开出满枝白花。颜一帆带着他的团队回国做项目调研,还带回了意大利未婚妻索菲亚。这个眼睛会说话的姑娘,不仅能用流利的中文讲述《山海经》里的奇珍异兽,更在社区公益活动中,和我一起教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生态模型。看着她和一帆在院子里修剪树枝,阳光透过新抽的嫩芽洒在他们身上,恍惚间仿佛看到年轻时的我和铭轩。
当颜一帆决定在国内建立智能生态研究中心时,颜铭轩说服公司领导将部分业务转型为绿色科技投资。他常说:"当年我们栽下一棵树,现在儿子要种一片森林,咱们总得帮衬着搭个育苗棚。"
而我则把整理的家族故事编成绘本,在社区图书馆开设"家风故事会",看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祖辈的奋斗,忽然明白传承的意义,本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温暖的回响。
某个冬夜,我们三代人围坐在地毯上。索菲亚用古筝弹奏起《家乡的故事》,一帆展示着新研发的微型生态监测设备,铭轩翻看着孩子们绘制的"未来家园"图画。
窗外的雪静静飘落,这一刻的时光,仿佛被镀上了永恒的金边。我知道,无论未来科技如何日新月异,这份被爱浸润的温暖,永远是我们最珍贵的智能生态系统。
在智能生态研究中心落成典礼上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代表送来特别贺信,称赞颜一帆的团队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“中国方案”。典礼结束后,一位外国记者好奇地问我:“您觉得家庭对颜先生的影响是什么?”
我指着研究中心广场上那尊青铜雕塑——两只交握的手托举着树苗,那是颜一帆特意按照儿时与我们种树的场景设计的。“大概是让他相信,再微小的坚持,也能长成庇护世界的绿荫。”
那年深秋,铭轩书房的飘窗旁添了婴儿床。索菲亚怀胎十月,诞下混血小孙女颜知夏。孩子粉嘟嘟的小脸上,既有东方的温润,又透着西方的灵动。
颜一帆暂停了部分海外行程,每天清晨抱着女儿在院子里辨认花草,用中英意三语教她认识这个世界。看着他笨拙却认真地给孩子换尿布,我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,铭轩也是这样手忙脚乱地照顾着襁褓中的他。
社区公益活动有了新亮点。知夏两岁时,我们在图书馆办了“三代人画展”。我展出家族老照片修复作品,铭轩用无人机拍摄的城市生态变化图,颜一帆团队的科技模型,还有知夏歪歪扭扭画的“会飞的大树”。
展览最后,一个小男孩拉着我的手说:“奶奶,我长大了也要像知夏哥哥的爸爸一样,保护地球。”那一刻,我忽然意识到,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小家,更是播撒希望的火种。
随着知夏渐渐长大,家里的周末聚会变得热闹非凡。索菲亚会教大家做意大利提拉米苏,颜一帆则带着孩子组装简易生态监测仪。铭轩开始撰写回忆录,记录家族创业史与生态保护理念的融合。
某个暴雨夜,我们围坐在客厅看老照片,知夏突然指着我和铭轩年轻时种树的合影:“等我长大,也要和爸爸妈妈种更多的树!”窗外的雨声里,颜一帆与索菲亚相视而笑,眼神里满是欣慰。
在知夏五岁生日那天,颜一帆宣布启动“知夏计划”——在全球沙漠地区建立智能生态绿洲。启动仪式上,知夏踮着脚按下启动键,大屏幕上,纳米比亚沙漠的虚拟绿洲缓缓绽放。
我握着铭轩的手,感受着他微微的颤抖。当年那个在院子里种下树苗的少年,如今己成长为守护地球的巨人,而我们的故事,仍在爱与希望的滋养中,继续书写新的篇章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TG8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