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石巷7号后窗的安全屋,比之前的半地下室条件稍好,是一个不起眼的杂货店阁楼。狭窄,堆满杂物,但通风和隐蔽性不错。透过木板缝隙,能看到巷子里人来人往。
凌逸尘在这里己经静默潜伏了三天。身上的伤口在组织的秘密药物和他顽强的生命力作用下,开始结痂,疼痛虽未消失,但己能忍受基本的活动。他严格遵守指令,没有进行任何主动联络,像一块真正的石头,沉在混乱的水底。大部分时间,他都靠在最隐蔽的角落,闭目养神,耳朵却像雷达一样捕捉着楼下杂货店的动静和巷子里的各种声音。
杂货店的老板老周,是组织的外围成员,一个沉默寡言但极其可靠的中年人。他负责接收外界信息,并通过一些看似平常的举动(比如特定时间清扫门口、更换招牌上的货物名称等)向阁楼上的凌逸尘传递信号。
今天清晨,老周扫地的动作比平时重了许多,时间也拖得很长。凌逸尘立刻意识到:有重要信息。
果然,中午时分,老周借着送饭(简单的粥和咸菜)的机会,将一个卷得很细的纸条塞在了碗底。
凌逸尘迅速吃完,展开纸条。上面是老周用暗语写下的几条关键信息:
1. **“店东家震怒,库房失窃,伙计人人自危。”** (指沈仲谋因档案室失窃大发雷霆,军统内部气氛紧张。)
2. **“查账先生进驻,盘问所有伙计,尤其新来的、管过库房的。”** (指内部审查开始,重点是新人和有权限接触档案室的人。)
3. **“库房守卫头目被拘,另有几人停职。”** (指当晚值班的守卫负责人被抓,其他守卫被停职审查。)
4. **“风声紧,‘货’(指追捕凌逸尘)查得严,码头、路口多了生面孔。”** (指追捕凌逸尘的行动升级,各处盘查更严。)
5. **“听说‘蜂巢’那边,‘东家’(指沈仲谋)和‘二掌柜’(指机要处长)吵得很凶,互相推责。”** (指沈仲谋和机要处长因泄密事件互相指责,高层出现裂痕。)
信息不多,但足够凌逸尘拼凑出军统总部此刻的混乱景象。
沈仲谋的“震怒”可想而知。“毒蜂”计划的核心机密在他眼皮子底下被窃(敌人并不知道凌逸尘只拿到了部分关键代码),这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脸上,更是重大的失职。他必然要找一个“交代”,无论是抓出内鬼,还是找到窃贼的尸体。
内部审查的“人人自危”正是沈仲谋高压手段的体现。凌逸尘作为新调入机要科不久、又恰好在案发前“请假”的人员,必然是重点怀疑对象之一。他需要做好随时被“盘问”的准备。
守卫头目被拘,守卫停职,说明沈仲谋首先拿当晚的安保开刀。这既是追责,也是寻找突破口。凌逸尘心中冷笑,那些守卫确实失职,但真正的“家贼”是他自己。沈仲谋的刀,暂时还砍不到最关键的地方。
高层(沈仲谋和机要处长)的争吵,暴露了军统内部的权力倾轧和推诿卸责。这对他来说是好事,混乱往往意味着机会。敌人的裂痕,就是自己可以利用的缝隙。
至于全城追捕的“风声紧”,完全在预料之中。他现在是军统和日寇共同的眼中钉。必须更加谨慎。
凌逸尘将纸条在油灯上点燃,看着它化为灰烬。他需要思考对策。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审查?如何利用军统内部的混乱?
他回忆着自己伪造的请假理由(远房亲戚病危),以及事先做好的铺垫(通过线人制造了假的车票信息和在邻城的短暂停留记录)。这些是否能经得起严查?沈仲谋手下不乏能人。
更重要的是,他需要在这场混乱中,寻找关于“蜂巢”的更多线索,以及那个神秘“内鬼”的蛛丝马迹。“掌柜”的密令中提到要利用他获取军统内部动态和内鬼线索。沈仲谋的这次内部清洗,会不会让某些人狗急跳墙,反而露出马脚?
他不能主动出击,但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。他仔细梳理着自己所知的军统内部人事关系、派系纠葛,分析哪些人可能在这次清洗中倒霉,哪些人可能被沈仲谋倚重,哪些人又可能因为与机要处长的关系而受到牵连…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点。
同时,他也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可能的审查场景,设想着各种刁钻的问题和应对方案。每一个表情,每一句话,都必须毫无破绽。他需要扮演一个因为“家事”耽误了工作,回来后发现天翻地覆而有些惶恐、有些委屈,但绝对忠诚可靠的“凌逸尘”。
阁楼外,重庆城的喧嚣依旧。军统总部大楼里,风暴正在肆虐。凌逸尘在这方寸之地,如同风暴眼中心,表面平静,内心却高速运转,为下一场无声的战斗磨砺着刀锋。他知道,审查的利剑,随时可能落下。而他,必须用最精妙的伪装和最冷静的头脑,将其格挡、化解,甚至,借力打力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XA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