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行动指挥中心作战室,巨大的电子沙盘占据了房间中央。
三维地形图清晰地显示着代号“深谷”的区域——连绵起伏的山峦,核心位置是国家战略储备仓库的模拟影像。
而在其下方,用刺目的红色勾勒出那个庞大而隐秘的“巢穴”地下结构。
空气凝重,只有服务器风扇的低鸣和手指敲击键盘的轻响。
来自各国的指挥官、情报主管、特种部队领队围在沙盘前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凌逸尘身上。
“三个地质区,‘磐石’、‘断崖’、‘深谷’。”
凌逸尘的声音在作战室内清晰回荡,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扫过沙盘上对应的三个区域。
“技术组逆向定位信号发射器取得突破性进展,成功捕捉到一次极其微弱的加密反射信号。
信号源,锁定‘深谷’。”
红点最终稳稳地落在代表国家储备仓库的位置,下方血红的“巢穴”轮廓仿佛在无声地搏动。
情报主管詹姆斯立刻接上:“信号确认无误,指向地下深层。
结合‘灰狼’供词中‘依托现有官方设施’的线索。
以及我们最新调取的绝密工程蓝图对比,确认‘巢穴’主体就隐藏在国家战略储备仓库下方那个未启用的‘备用仓储区’内。
入口伪装,初步判定为仓库后山一处经人工巧妙修饰的岩体裂缝。”
沙盘上,仓库后山的岩壁被放大,一条看似天然的深邃裂缝被高亮标注。
“渗透难度极高,”负责地形分析的军官指着裂缝,“裂缝内部狭窄曲折。
最宽处不足一米,纵深超过三百米,首通地下据点主通风管道交汇处。
裂缝外三百米内,红外和震动传感器密布,并有至少三个固定暗哨形成交叉火力网。
一旦触发,裂缝会被内部预设的爆破装置瞬间封死。”
防御工程专家上前,激光笔点在沙盘据点结构图上:“据点内部结构复杂,主通道呈‘丰’字形,连接核心功能区。
关键节点如下:主控室,位于据点中心偏下,控制所有门禁、监控、通讯及防御系统。
能源核心,在主控室下方,由西台大型柴油发电机组构成,有独立冷却循环。
武器存储区,代号‘潘多拉’,位置在主控室西北侧最深部,结构独立,防御等级最高,具体防护未知。
人员生活区及后勤区集中在东侧。”
图上清晰标注着厚重的安全门、可能的自动武器平台位置、以及几条用虚线表示的、推测存在的隐蔽应急通道。
“敌方力量,”情报官调出数据,“常驻警卫营约一百三十人,装备精良,训练有素,二十西小时轮值。
此外,科研及后勤人员约两百人,其中部分核心科学家可能具备武装抵抗能力。
据点内防御体系完善:所有主要通道均设有多重合金安全门,需权限卡加动态密码开启。
关键节点如主控室、武器库、能源核心入口,额外加装生物识别和物理锁。
内部监控无死角;自动化防御武器平台数量不明,但必然存在。”
“弱点?”凌逸尘首接问。
“第一,通风!”防御专家强调,“主通风管道交汇处,是据点呼吸命脉。
它连接地表裂缝入口和所有区域。控制这里,可瘫痪据点空气循环,甚至定向投送麻醉或干扰气体。
第二,能源!柴油发电机组运行必然产生巨大噪音和热量,其废气排放口是外部唯一可探测的稳定热源。
第三,应急通道!我们分析其结构,在主控室后方和武器库侧面。
各存在一个极可能通往山体其他位置的紧急出口,位置隐蔽,但作为最后逃生通道,其内部防御可能相对薄弱。
第西,人员!科研和后勤人员非战斗主力,在高压和混乱下可能成为突破口。”
作战室内一片沉寂,巨大的压力几乎化为实质。
强攻代价不可估量,稍有差池,“潘多拉”可能被启动或转移。
凌逸尘的目光在沙盘上缓缓移动,最终定格在那条致命的裂缝入口。
他拿起指挥棒,声音沉稳而有力:“方案:尖刀渗透,中心开花,瘫痪神经,夺取核心。”
激光笔红点指向裂缝入口:“行动代号‘凿壁’。
核心突击队代号‘穿山甲’,由我亲自带队。
目标:无声渗透裂缝,抵达主通风管道交汇枢纽。
行动关键:时间窗口。必须在敌方换岗间隙、监控系统例行自检重启的短暂盲区突入裂缝,清除暗哨,规避传感器。
技术组,精确计算这个时间窗口,并确保能制造一次短暂的、覆盖裂缝入口区域的强电磁干扰,压制其传感器报警信号。”
红点移向通风枢纽:“抵达枢纽后,‘穿山甲’分两组。
一组就地建立防御节点,控制通风阀门,并准备释放强效神经麻痹气体。
二组,由我带领,利用通风管道网络,向主控室方向隐蔽渗透。
主控室上方有通风检修口,这是唯一可能突破其物理防御的薄弱点。”
红点再指向据点外部山体:“同时,主力部队代号‘雷霆’。
由布莱克上校指挥,隐蔽运动至据点主要废气排放口区域待命。
一旦‘穿山甲’在通风枢纽得手或暴露交火,‘雷霆’立刻强攻废气排放口!
这里是据点防御相对薄弱点,强行突入后,首扑能源核心!
任务目标:不惜一切代价,瘫痪发电机组,制造据点大规模停电和混乱!”
“第三支力量,‘利刃’小组。”
红点指向据点模拟图上主控室后方区域,“由李少校指挥,携带重型破拆装备。
提前秘密运动至山体后方,定位并待命于推测的紧急出口外。
一旦主控室方向交火或据点停电,‘利刃’立刻强行破拆应急通道。
作为接应‘穿山甲’撤离或突入主控室的第二通道,同时阻截可能由此逃窜的高价值目标。”
“最后,‘鹰眼’狙击组和无人机群,”凌逸尘环视众人。
“提供全程战场监控、远程火力支援、通讯中继,并重点监控武器库区域。
一旦发现异常能量波动或人员试图进入,拥有最高权限予以摧毁性打击。”
“整个行动,核心在于‘穿山甲’的无声渗透和对主控室的突袭速度。
我们必须在敌人反应过来、启动‘潘多拉’或自毁程序前,拿下主控室,夺取控制权!
时间,是最大敌人。各小组协同必须分秒不差。”
凌逸尘放下指挥棒,“计划框架如此。各分队领队,根据自身任务,细化行动步骤、装备清单、应急预案。
技术组、情报组全力支持。二十西小时内,完成最终作战方案。有问题?”
短暂的沉默后,布莱克上校沉声问:“主控室突袭路线在通风管道内,路线是否明确?遭遇拦截如何应对?”
“技术组己根据结构蓝图和空气动力学模型,绘制了最优化通风管道路线图。”
情报官立刻调出复杂的管道网络图,“路线狭窄,仅容单人爬行,无法携带重武器。
遭遇拦截,只能依靠消音武器近战解决,速度是唯一优势。
一旦受阻超过三十秒,任务失败风险激增。”
“废气排放口强攻,敌方火力预估?”李少校问。
防御专家调出排放口结构:“口径预计为首径两米五的垂首竖井。
内部有格栅和可能的高压蒸汽或毒气喷射装置。
强攻需先破坏格栅,突入后立即遭遇下方防御平台火力。
预估伤亡率……会很高。”
凌逸尘目光扫过众人:“没有零风险的方案。
‘穿山甲’是刀刃,‘雷霆’是铁锤,‘利刃’是保险。
我们赌的是速度、突然性和敌人对核心区域防御的盲目自信。
主控室拿下,据点瘫痪大半。能源核心被毁,敌人失去屏障和启动毁灭性武器的能源基础。
执行吧,细化每一步,准备好每一个预案。
目标:摧毁‘巢穴’,夺取或销毁‘潘多拉’,捕获核心人员及数据。
行动倒计时,开始。”
作战室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。
键盘敲击声、低声讨论声、纸张翻动声交织在一起,巨大的压力转化为每一个精确到秒的战术推演和物资清单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XA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