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50章 北线大撤退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铁血重生,曼施坦因的逆袭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J2M1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哈尔科夫战役的同时,还有无数场血雨腥风正在等待着轴心国

- 自1942年1月起,德军第2军约10万人被苏军西北方面军包围于杰米扬斯克,形成纵深约150公里的突出部。

- 德军依靠空中桥梁(日均265吨补给)维持,成为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空运案例,但也耗尽德国空军资源(累计损失488架运输机)

1942年该突出部是德军威胁莫斯科北翼的跳板,但至1943年,随着苏军反攻能力增强,其存在反而成战略负担

- 1943年1月保卢斯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,德军南翼崩溃,希特勒被迫重新评估所有孤立据点。

- 杰米扬斯克的战略价值下降,撤退以节省兵力成为可能

- 斯大林格勒惨败后,总理对"要塞战术"的信心动摇,开始接受"弹性防御"理念(尽管仍矛盾)。

- 苏军1943年初增调第1突击集团军(装备T-34/76坦克和"喀秋莎"火箭炮),加强对拉穆舍沃走廊(杰米扬斯克唯一陆上通道)的封锁。

- 苏军炮兵密度提高至每公里正面120门火炮,威胁德军补给线。

943年2月极寒(-30℃导致空运效率下降,日均补给量降至150吨,仅能满足最低生存需求。

- 德军士兵冻伤率激增,每日减员约500人。

- 1943年2月15日,总理最终批准"缓冲行动"(Operation Büffel),比斯大林格勒保卢斯集团获准撤退早两周

在1943年2月14日 东普鲁士狼穴地堡

水晶吊灯在总理颤抖的指尖投下蛛网般的阴影。他的指甲在地图边缘刮出五道白痕,正落在杰米扬斯克突出部的蓝色标记上。"布施要把中央集团军群的棺材钉在这里吗?"元首的咆哮震得参谋们胸前的铁十字勋章叮当作响。

凯特尔元帅的喉结在金色绶带下滚动。他注意到元首右手小指不自然的抽搐——这是斯大林格勒惨败后新添的神经性痉挛。地堡通风口飘来容克52运输机燃油的刺鼻气味,混合着元首专用墨水里的苯酚味,让参谋长约德尔想起防腐间里的尸臭。

"我的元首,"听筒里传来布施大将带着电流杂音的声音,"每天坠毁的运输机,足够武装一个装甲营。"突然插入的爆炸声让所有人本能缩颈,仿佛苏军的炮弹正穿过电话线袭来。

曼施坦因的作战参谋悄悄递上哈尔科夫前线的战报,用红笔圈出"弹性防御"西个字。总理的瞳孔在看见这词时突然收缩,裁纸刀"唰"地削掉杰米扬斯克地图的一角。那片碎纸飘落在凯特尔擦得锃亮的军靴上,像块微型裹尸布。

(2月19日 03:17 杰米扬斯克突出部)

暴风雪在奥托·施耐德的睫毛上凝出冰晶。这个第30步兵师的老兵跪在雪地里,用体温融化MG42机枪的冻油。远处苏军阵地的探照灯扫过时,他看见中尉正在往假人身上套军装——那些用稻草填充的"士兵"将被留在战壕里,手腕绑着定时发射照明弹的装置。

"该走了。"医护兵汉斯往他手里塞了管冻成冰棍的吗啡,"师部命令销毁所有重武器。"两人身后,工兵正在往150毫米榴弹炮炮管里塞炸药。随着闷响,钢铁巨兽的残骸将永远嵌进俄罗斯冻土。

运输队长穆勒中尉在雪橇队前举起马灯。三百架驯鹿雪橇载着伤员悄然滑行,鹿蹄包着麻布,橇底贴着苏军尸体上剥下的棉衣消音。"跟着北极星走,"他低声重复,"别碰照明弹开关。"某个雪橇上的重伤员突然抽搐,血水渗过绷带,在雪地上拖出蜿蜒的红线

(2月24日 14:55 拉穆舍沃走廊)

党卫军"警察"师的工兵上尉霍斯特,正用喷灯烧灼自己的手指——零下三十度的严寒让引爆器导线结了冰霜。"再给我三十秒!"他在呼啸的寒风中嘶吼。五十米外,苏军T-34的履带声己清晰可闻。

当第一辆坦克碾上雷区时,霍斯特按下起爆器。冻土下的硝酸铵炸药却毫无反应。二等兵弗里茨尖叫着跃出战壕,抱着反坦克雷冲向领头的T-34。爆炸的火光中,霍斯特看见年轻士兵的怀表在空中划出弧线,表链上还挂着新娘的照片。

"第二波次!"霍斯特踢开结冰的弹药箱。工兵们拉响预先埋设在冰层下的"恶魔之卵",洛瓦季河的冰面顿时塌陷。五辆T-34栽进冰窟,后续部队的推进被彻底封死。上尉在日志上记录:"迟滞敌军六小时,代价:37人。"

(2月27日 09:40 伊尔门湖上空)

里希特霍芬中将在容克52的机舱里数着云层间的黑烟。每团黑烟都代表一架运输机的残骸——今天己有八架被苏军高炮击落。他握紧耶稣受难像,想起今晨在停机坪看到的场景:地勤人员从坠毁的He 111残骸里拖出飞行员,那人冻僵的手还紧攥着未投下的邮件袋。

"高度降至50米!"他对着无线电嘶吼。机群像饥饿的鹈鹕贴湖面掠过,螺旋桨激起的水雾在尾翼结出冰壳。投弹舱开启时,二十个绑着降落伞的物资箱飘向德军最后据点。某个降落伞未能打开,印着黑鹰徽记的铁箱将冰面砸出裂痕,露出里面冻成砖块的血浆袋。

(3月1日 黎明前 洛瓦季河西岸)

冯·布罗克多夫中将的望远镜里,最后一批雪橇正通过浮桥。这位第2军指挥官突然摘下手套,摸了摸胸前的铁十字勋章——那是1918年他父亲在凡尔登获得的。"炸桥。"他对工兵说,声音比冰雪更冷。

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,少尉埃里希却听见另一种声响。在河东岸的废弃观察哨里,留声机仍在转动,播放着《莉莉玛莲》。留守的十二名伤兵用最后的手榴弹,为自己奏响了安魂曲。

(3月2日 柏林总理府)

参谋们正在更新东线态势图。某个年轻中尉突然发现,象征杰米扬斯克的那枚蓝色图钉下,压着片融化的雪花——这是从撤退部队的报告中带来的真正雪片。它正在22℃的室温里悄然消融,如同那个曾经插入苏军心脏的冰原堡垒。

前线上,成功撤退的维尔纳裹着缴获的苏军毯子,在日记本上写道:"我们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生命,留下冻僵的土地消化钢铁残骸。"三百公里外,苏军搜查部队找到的,只有木制假炮上的冰棱,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J2M1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铁血重生,曼施坦因的逆袭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J2M1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