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清晨。
陆霆特意安排了勤务兵开车送沈清霜去投稿,想到她可能是手头拮据才会尝试写作。
还顺手掏了几张十元钞票塞给沈清霜,让她去添置些喜欢的物件。
沈清霜连忙推辞道:"不用了爷爷,我手头还宽裕。"
她将钞票轻轻推回去,嘴角挂着温婉的笑意,"写小说是兴趣,不是为了赚钱。"
陆霆见她坚持,也不勉强,只叮嘱道:"有什么需要尽管说。"
到了中华报社,果然如易淑雅所说门庭若市。
排队等候的读者从大厅一首排到门外,几个报童正忙着分发最新一期的报纸。
沈清霜在接待处说明来意后,被引导到二楼的编辑部。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女编辑热情地接待了她。
"儿童故事?我们正缺这类稿件呢。"
编辑快速翻阅着手稿,不时点头,"文笔很流畅,情节也新颖。特别是这个安全教育主题,很有现实意义。"
她推了推眼镜:"不过篇幅有点短,如果能扩充到三万字左右,更适合我们连载专栏的体例。"
沈清霜眼前一亮:"我正好有后续构思,可以在一周内完成。"
"那太好了!"
编辑递给她一份合约,"按千字五元计算,连载结束后如果反响好,还可以考虑出版单行本。"
签完合约沈清霜走出报社大门,阳光正好洒在脸上,她不由得微微眯起眼。这个价格比她预想的还要优厚——三万字就是一百五十元,相当于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了。
"看来奶奶说得没错,这家报社确实大方。"她轻声自语,心情愉悦地将合约小心收进包里。
回到大院时,远远就看见陆瑾瑜在门口张望,一见到她就飞奔过来:"小婶婶!稿子通过了吗?"
"通过了。"她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,"编辑阿姨说,要把你的冒险故事登在报纸上,让更多小朋友看到。"
小家伙兴奋得首蹦:"那我是不是要出名啦?"
"是啊,我们小瑜要当小明星了。"沈清霜牵起他的手往家走,"不过编辑阿姨说故事还得再写长一些,接下来几天小婶婶可能要忙了。"
"没关系!"陆瑾瑜拍拍胸脯,"我可以当你的第一个读者,帮你提建议!"
两人刚进院子,就听见易淑雅的声音从厨房传来:"清霜回来啦?稿子过了吗?"
"过了!"沈清霜开心地举起手中的合约,"编辑说稿费按千字五元算,还说要连载呢。"
易淑雅擦着手从厨房里快步走出来,接过合约仔细端详,脸上笑出了深深的皱纹:"好好好!我就说咱们清霜有才气!"
她突然想起什么,压低声音道:"这稿费可别到处说,现在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西五十块钱..."
"我明白的,奶奶。"沈清霜会意地点头。
“赶紧把这个放房间去,马上要开饭了!”
“好。”
吃过饭后,沈清霜又去给彭建业施了一次针,等弄完一切,她突然问道:“彭叔,你知道这大院里有多少有顽固性疾病的,我想试试能不能也帮他们治治。
彭建业一脸疑惑地问道:"这院里那些老兵身上毛病可不少,清霜怎么突然提起这个?"
沈清霜:“彭叔,我最是佩服你们这些老兵了,你们年轻时落下的病根,现在发作起来特别遭罪,我就想着,既然学了医术,也该为这些保家卫国的老英雄尽份心力。"
彭建业见她目光坚定,知道她是真心实意,当即爽快答应:"既然你喊我一声叔,这事我帮你张罗。明天我就去联系那些老战友。"
一旁的易淑雅听完事情经过,也支持道:"这是大好事啊!明天就让大伙儿都到院子里来看诊。"
沈清霜心中感动,两位长辈的信任与关照让她倍感温暖,虽然她素来不喜交际,但既然下定决心,便一定要做到最好:"那明天就以免费义诊的形式进行吧。"
"义诊?这可不行,太让你吃亏了。"
彭建业是真心替她着想,"要不适当收些诊金也行,你现在年轻,不知道钱财的重要,大院里的人大多都不差钱。"
"那就辛苦彭叔和奶奶帮忙安排了。"
“不辛苦,应该的。”
小姑娘既然有这份善心,又有真才实学,对院里老同志们来说是件好事,他们自然愿意帮她办这件事。
·······
翌日清晨。
易淑雅早早就把院子布置妥当了,不仅借来了几十把座椅,还特意请警卫员搬来了几张诊桌。
义诊区设在单独的方桌前,摆放着两把就诊椅,为了营造更好的看诊环境,她还让人支起了一顶遮阳篷,将看诊区与其他区域隔开。
沈清霜也提前起床用过早膳,此时院子里己经陆续有老同志前来等候。
"姑娘,这个义诊是怎么个看法啊?"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兵好奇地问道。
沈清霜面带微笑,语气温和地向众人说明:"各位长辈们好,今天的义诊活动即将开始,大家可以先在院子里休息聊天,有需要看诊的随时来找我就好。"
易淑雅在一旁协助着安排座位,大家既兴奋又感到好奇。
高兴的是能和昔日战友相聚闲谈,好奇的是陆家那小子带来的姑娘竟然要给他们看病。
连军区医院的专家都治不好的陈年旧疾,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姑娘就能解决?
不过看在彭建业和陆霆的面子上,他们还是都来了。
这时,一位拄着拐杖、年过花甲的老兵朝着这边走来,其他人看到他过来赶紧让开了路。
老人身形精瘦,布满皱纹的脸上目光如炬,眉宇间透着威严,但说话时却带着长辈特有的慈祥:"丫头,叫我孙爷爷就行。你是叫清霜吧?"
沈清霜点点头,温和的问道:"孙爷爷好,您是哪里不舒服需要看呢?"
"这老寒腿跟了我大半辈子了,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。"
孙建国和其他老兵不同,从沈清霜沉稳的表现中,他对这个姑娘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。
沈清霜:"初步诊断是类风湿性关节炎,我先用针灸治疗看看效果。"
她在针尖同样偷偷沾了些灵泉水。
"好,你尽管放手治!"孙建国爽朗地笑道。
周围的老兵们三三两两地低声议论,都好奇地观察着第一个"试验者"的反应。
这时彭建业也赶了过来,在孙建国身边坐下:"老首长,感觉如何?"
"目前没什么感觉,也不疼。"
孙建国如实回答。
"那您可得忍住了,待会儿可有得受。"
彭建业故意卖了个关子,笑眯眯地说。
孙建国最烦别人说话说一半,但见是彭建业这么说,心里不免犯嘀咕:"怎么,你试过?"
"您没发现我刚才走路有什么不一样吗?"彭建业神秘地眨眨眼,把问题抛了回去。
这时,一位眼尖的老兵突然拍腿喊道:"诶?老彭,你刚才走过来的时候腿脚怎么这么利索?往常看你走路不是疼得龇牙咧嘴的吗?"
彭建业但笑不语,任由他们猜测。
众人的视线齐刷刷转向正在专注施针的沈清霜身上。
突然,孙建国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哼,额头瞬间冒出冷汗。
早有准备的警卫立即上前按住他的肩膀,沈清霜神色如常,手上的银针稳稳地继续刺入穴位。
这一幕让在场的老兵们都愣住了——好一个临危不乱的姑娘!
要知道那可是首长啊!刚才那声痛呼连他们都惊得心头一跳,可这年轻女医生的手竟连一丝颤抖都没有,这份定力实在令人惊叹。
很快,孙建国原本的关节明显消减,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,围观的众人见他神情越来越放松,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。
沈清霜利落地收起银针,轻声询问:"孙爷爷,现在感觉如何?"
孙建国没有多说,只是冲她竖起大拇指,这个简单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。
沈清霜会意地点头致意。
看到连首长都亲身体验了,老兵们顿时沸腾了,他们亲眼目睹那的关节消下去,哪还会怀疑效果,纷纷争先恐后地围上来求诊。
"大家别着急,一个个来。"
站在一旁的陆霆嘴角不自觉上扬,他比谁都清楚老首长这些年被关节痛折磨得多厉害,此刻他是真心为他高兴。
这些老兵虽然激动,但很快就自发排起了长队,秩序井然。
沈清霜也暗自松了口气,义诊的进展比她预想的还要顺利。
······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PXQP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