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北附中的竞赛氛围极其浓厚。
开学不久,各科竞赛选拔便紧锣密鼓地展开。
林钰琰毫无悬念地入选了数学、物理和信息学三科的竞赛班,成为老师眼中冲击全国金牌的种子选手。
凌語夢在文科方面表现出色,尤其是英语演讲和辩论。
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“英才计划”,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拓展项目,包含研究性学习、领导力培训和校际交流,竞争同样激烈。
选拔面试那天,凌語夢精心准备了全英文的自我陈述和对一个社会议题的见解。
她站在讲台上,面对几位严肃的评委老师,起初有些紧张,但当目光扫过窗外那个熟悉的身影时——林钰琰“恰好”路过,正靠在走廊栏杆上,目光沉静地投向她——她的心瞬间安定下来。
她深吸一口气,流畅而自信地开始了陈述。
凌語夢出色的表达、清晰的逻辑和独特的视角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,顺利入选“英才计划”。
与此同时,林钰琰也在各科竞赛的初试中一路高歌猛进,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学校的光荣榜上,成为低年级仰望的存在。
两人的光芒在各自的领域闪耀。
凌語夢忙于“英才计划”的项目调研和校际交流活动,林钰琰则沉浸在竞赛题的海洋中,经常在实验室或图书馆待到很晚。
虽然同在一个班,但交集的时间似乎比初中少了许多。
凌語夢有时会拿着“英才计划”遇到的跨学科难题去找林钰琰,比如一个涉及数学模型的社会调查分析。
林钰琰总能从复杂的现象中抽丝剥茧,用精炼的数学语言帮她构建模型框架,提供全新的视角。
而凌語夢在英语文献检索和观点提炼上的优势,也常常能给林钰琰的竞赛论文提供语言润色和国际视野的启发。
一次,“英才计划”组织参观市科技馆,凌語夢作为学生代表需要准备讲解稿。
其中涉及一个前沿物理概念,她查阅了大量资料仍觉晦涩。
晚自习后,她在图书馆找到还在刷题的林钰琰。
“钰琰哥哥,这个量子纠缠的概念,用最通俗的方式怎么讲给初中生听啊?”
凌語夢指着资料上一堆复杂的公式和术语,小脸苦恼。
林钰琰放下笔,看了一眼,思索片刻。他没有首接解释概念,而是拿起两张纸,分别画了两个小人和一条虚线连接他们。
“假设这两个小人是一对双胞胎,”他用笔点着纸,“无论相隔多远,一个哭,另一个会立刻感应到难过。量子纠缠,就像是粒子层面的这种‘心灵感应’。”
他用最生活化的比喻,瞬间化繁为简。
凌語夢眼睛一亮:“啊!我懂了!钰琰哥哥你太厉害了!”她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绝妙的比喻。
不久,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赛区开赛。
林钰琰作为附中王牌参赛,备受瞩目。
比赛当天,凌語夢的“英才计划”恰好在邻市有一个重要的交流活动,无法到场。
比赛结束后的傍晚,凌語夢匆匆赶回学校。
她首奔竞赛班的自习室,心里有些忐忑,不知道林钰琰考得如何。
推开自习室的门,里面只有林钰琰一个人。
他坐在窗边,夕阳的金辉洒在他身上,他正低头看着手机,侧脸显得有些沉静,甚至...有点落寞?
凌語夢的心揪了一下。难道...没考好?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,小声唤道:“钰琰哥哥?”
林钰琰抬起头,看到她,眼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,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。
“回来了。”
“嗯...你...考得怎么样?”
凌語夢小心翼翼地问,在他旁边的椅子坐下。
林钰琰没说话,只是把手机屏幕转向她。
屏幕上赫然是刚公布的省级赛区一等奖名单,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,分数高得吓人。
“哇!一等奖!还是第一!钰琰哥哥你太棒了!”
凌語夢惊喜地跳起来,比自己拿了奖还开心。
林钰琰看着她雀跃的样子,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。
他收起手机,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用考卷折成的、棱角分明的纸飞机,递给凌語夢:“给你的。”
凌語夢接过纸飞机,不明所以:“这是...?”
“比赛时,最后一道大题。”林钰琰的声音很平淡,“思路很清晰,想到了你上次问的那个模型。”
凌語夢愣住了。
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纸飞机,仿佛能看到林钰琰在紧张激烈的赛场上,分神想到了她,并因此找到了解题灵感,最后还特意把题目折成飞机带回来给她...
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巨大的感动瞬间席卷了她,眼眶微微发热。
“所以...是托我的福才拿的第一?”
凌語夢故意歪着头,眨着大眼睛问,掩饰着内心的悸动。
林钰琰看着她眼中狡黠的笑意和微微泛红的眼眶,没有否认,只是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纸飞机上,带着一种无声的珍重。
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长,投在自习室光滑的地面上。
他不需要她在赛场边加油,她的存在本身,就是他思维深处最灵动的火花。
而她手中的纸飞机,不仅承载着一道难题的解法,更承载着少年在巅峰征途上,依旧分神记挂她的心意。
竞赛的风云里,双星在不同的轨道上,却以独特的方式交相辉映,光芒初绽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6M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