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在沛县起兵时,吕雉被郑重封为 "沛公夫人",这个封号并非虚誉,而是意味着她正式成为反秦势力的核心后勤管理者。当刘邦率三千子弟向薛县进军时,吕雉在沛县展开了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部署:她亲自丈量吕家巷的宅基地,将三进院落的西跨院改建为军械作坊,命人拆去雕花门楣,换上粗笨的实木横梁,以容纳十数座冶铁高炉。族弟吕释之原本是魏国旧贵族的铸剑师,此刻穿着被火星灼出斑痕的牛皮围裙,指挥二十名学徒用皮囊鼓风,炉膛中燃烧的是淮北平原特产的桑木炭,火势最旺时能将青铜剑胚锻打出 "冰裂纹"—— 这种源自吴越的锻造技艺,被吕雉特意从流亡的楚国工匠手中重金购得。
每日天未破晓,作坊内便响起 "叮叮当当" 的锻铁声,火星溅落在青石板上,如同散落的星辰。吕雉制定了严格的分工:年长的门客负责打磨戈矛的青铜矛头,少年们则在她的指导下编织藤甲,用浸过桐油的藤蔓交错编织,每片甲叶需经过七道工序。她特意从单父老家运来十架缫丝机,将织出的精帛裁成箭袋,袋口绣着简洁的 "沛" 字徽记 —— 这个由她亲自设计的标识,后来成为汉军的重要识别符号。堂兄吕泽的训练场地设在沛县西郊的废弃陶窑,百余名私兵每日拂晓便开始操练,他们手持的不是秦军制式的长戈,而是吕雉改良的 "沛式钩戟",戟头多了一道横刃,适合在巷战中勾杀敌人。训练时,吕泽会用楚地传来的《吴子兵法》讲解 "治兵、料敌、应变" 之术,而吕雉则定期送来掺了蜀地辣椒的牛肉干,让士兵们在辛辣中保持警觉。
秦二世三年(前 207 年)深秋,秦将章邯的部将司马夷率五千秦军扑向泗水郡,此时刘邦的主力正在外争夺薛县,沛县仅余八百守兵。吕雉登上城楼时,特意换上戎装,玄色战袍外系着父亲遗留的青铜甲胄,甲叶上还刻着魏国的双鹤纹。她命人将家中珍藏的青铜冰鉴抬上城头,里面冰镇着从梁地运来的美酒,每击退一次冲锋,便赏赐士兵一碗 —— 酒液在陶碗中晃动,映着城下秦军的火把,如同流动的血光。
第一次冲锋在黎明时分发起,秦军的云梯刚搭上城墙,便被吕雉亲自擂响的牛皮战鼓震得晃动。这面战鼓是她命人取沛县千年古桑制成,鼓面蒙着三叠水牛皮,鼓身刻满蚩尤战纹,每一道纹路都用朱砂填色。"沛人守沛,父老乡亲和衷共济!" 她的声音混着鼓声传开,城上的百姓立刻将煮沸的桐油泼向云梯,燃烧的秦军士卒惨叫着跌落,在晨雾中腾起阵阵青烟。第二次冲锋时,司马夷改用冲车撞击城门,吕雉早命人在门后堆砌装满沙土的麻袋,又让吕泽率私兵从侧翼杀出,用钩戟勾断冲车的木质结构。第三次进攻最为凶险,秦军竟用土袋堆成斜坡,企图攀上城垣,吕雉见状,亲自搬起一块百斤重的礌石,带领妇女儿童向敌人砸去,石雨落下时,她鬓间的木笄不慎掉落,却无暇顾及,只大喊着:"当年我父迁沛,众人相帮;今日护城,便是护家!"
激战三日,当司马夷的军旗终于在晨风中倒下,吕雉命人取来刻刀,在被战火熏黑的城砖上刻下 "沛人守沛" 西个大字。她握着刻刀的手还在颤抖,指腹上的血泡蹭在砖面上,为字迹添了抹暗红。这处遗迹后来被嵌入沛县博物馆的展墙,游客若仔细观察,仍能在 "沛" 字的末笔,看到当年刀剑劈砍留下的细微缺口 —— 那是她作为女性领导者,在历史砖墙上刻下的第一笔重彩,既带着冶铁的火星,又染着护城的血痕,成为汉初乱世中,一介女流以柔肩担起家国的无声见证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E39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