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24章 媒婆主公太热情,教育蓝图初铺开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三国: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ZUR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年终宴的酒气还未散尽,陈子元的靴底己沾了两星烛油。

他站在演武厅中央,望着刘备案头摊开的八幅画像,耳尖渐渐烧得发烫。

厅外的北风卷着雪粒子打在窗纸上,可他分明觉得后颈冒起了汗——那八幅画像里,有三幅是绣娘笔下的良家女子,余下五幅竟画着他麾下亲卫、匠作营头目乃至甘宁那粗汉的娘子的堂妹表妹。

"元首昨日还说,军师总在渔村蹲到半夜改船图,连绣坊新出的并蒂莲帕子都没看过。"刘备放下酒盏,眼角的笑纹堆成褶皱,"某想着,这年终除了粮米银钱,总得给兄弟们添点热乎事。

子元啊,你看这陈娘子,其父是东莱织锦户,一手蜀绣......"

"主公!"简雍抱着账本撞开厅门,算盘珠在怀里叮当作响,"今年冬衣折银、降卒月例、水军木料款,这三本账缠成乱麻,某算到第三遍......"他抬眼瞥见案上画像,突然噤声,嘴角抽了抽,"合着您老把某支去算银子,自个儿倒在这儿当媒公?"

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在廊下映出半道寒光,他抱臂倚门,丹凤眼微挑:"大哥高兴便罢,子元若真看对了,某替他挑二十坛好酒。"张飞的豹眼倒是亮得像火把,拍着大腿嚷嚷:"某前儿见街角卖胡饼的阿珠姑娘,那手劲比某家丫鬟还大!"

陈子元盯着画像上晕染的裙角,喉结动了动。

他想起昨夜渔村梁上晃着的红绸,想起徐庶调侃他"军师的智谋能破千军,却破不得姑娘家的绣绷",此刻倒真像被人兜头浇了碗热汤——荒唐是荒唐,可刘备的热乎劲里裹着的,分明是把他当自家兄弟的真心。

"谢主公美意。"他拱了拱手,指尖无意识地着腰间玉坠,"只是眼下水军船坞刚立,学堂选址还没定,等开春诸事顺遂......"

"好!"刘备拍案,震得酒盏跳了跳,"某便给你留着,开春要是还推三阻西,某亲自带聘雁去!"

简雍趁机把账本往陈子元怀里一塞:"现成的军师在,还不快救命?

某这老眼算得发花,你且看看——"他指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算筹,"降卒月例是每人三斗粟,可昨日从青州新来的八百人,有三百是带家眷的,这粟米要折半......"

陈子元翻开账本,烛火在竹片上投下跳动的影。

他望着算筹排列的"三五一十五,二八一十六",突然想起后世小学课堂的加减乘除表。

指尖在案上虚点两下,他抽过简雍的算筹,将粟米数、人口数、折半比例写成竖排数字,大笔一挥画出分隔线:"简学士,这是'竖式算',先算带家眷的三百人,三斗折半是一斗五升,三百乘一斗五......"

算盘珠"哗啦"一声掉在地上。

简雍蹲下去捡,抬头时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:"这...这比筹算快三倍?

子元你从哪儿学的?"关羽凑过来,手指跟着数字移动,浓眉渐渐舒展开:"某虽不懂,倒瞧着清楚。"张飞把脑袋挤在两人中间,粗声粗气:"比某数钱快多咧!"

刘备探身越过案几,指尖几乎戳到竹片:"这法子要是能教给账房,往后算粮饷也不用熬通宵了。"他突然抓住陈子元的手腕,"子元,你写本算学书吧!

就像《三字经》那样,让娃娃们从蒙学就开始学!"

雪越下越大,子时的更鼓敲过三遍时,陈子元书房的烛火还亮着。

他伏在案前,竹简上的字迹从"一而十,十而百"开始,慢慢延伸到"加减乘除,分毫不差"。

窗外的雪光透进来,照着他眼下淡淡的青黑,却掩不住眼底的亮——他想起后世乡村小学的朗朗书声,想起那些因为不识字被粮官克扣军饷的士卒,想起刘备说"要让徐州的娃,都能认自己的名字"时发亮的眼睛。

"吱呀"一声,门被推开。

刘备裹着狐裘进来,手里端着陶碗:"热羊肉汤,某让后厨留的。"他挨着案几坐下,望着满桌竹简,声音轻得像怕惊飞了什么,"某小时候在涿县卖草鞋,见富户家的娃捧着《论语》念,眼馋得很。

那时候就想,要是能有个地方,不管贫富都能读书......"

陈子元舀了口汤,热意从喉管首窜到心口:"不只是算学。

某还想编本《蒙学字课》,从'人、口、手'教起,再教'忠、义、信'。

将士的子女免费入学,穷得揭不开锅的娃,给米粮当束脩。"他翻出另一卷竹简,"还有这个,某按声韵分了二十六个'拼音',像标声调那样标在字旁,哪怕没先生教,也能自己认字。"

刘备的手突然抖了抖,羊肉汤在碗里晃出涟漪。

他放下碗,指腹轻轻抚过"拼音"二字,喉结动了又动:"好...好得很。

明日某便让简雍拨地,先在徐州城盖五所小学。"他猛地抬头,眼里有光在闪,"子元,你这是要教出一代新的徐州人!"

次日未时,蔡邕的书斋里飘着松烟墨的香气。

这位白发大儒捧着《蒙学字课》,手指在"日、月、星"三个字上反复:"某编《熹平石经》时,总想着让经文传得远些,却没想过要让最底层的娃也能摸得到墨笔。"他抬眼看向陈子元,目光里多了几分长辈的慈爱,"这拼音法子妙啊!

某从前教学生,得口口相传,有了这个,哪怕隔着千里,也能把字音传准。"

隔壁的郑玄听得坐不住,攥着算学简冲进来:"竖式算?

某昨日试了试,算五十户的田赋,比从前快了小半个时辰!"他转头冲刘备一拱手,"使君若信得过,某与伯喈(蔡邕字)愿牵头编《大汉字典》,把天下汉字收进去,每个字都注上拼音、释义、用法!"

蔡邕抚须大笑:"正合某意!

某这就差人去洛阳,把东观阁的藏书抄录副本——"

"军师!"

急促的脚步声撞破书斋的热闹。

王越的暗卫单膝跪地,怀里的密报还沾着雪水:"袁绍在黎阳增了三千步卒,曹操的细作往徐州边界探了七回,昨夜在泗水渡口截获这封......"

陈子元接过密报的手顿了顿。

他望着雪光里暗卫发梢的冰碴,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突然清晰起来。

书斋里的墨香还未散,蔡邕和郑玄的讨论声还在耳边,可窗外的北风突然卷得更急了,像在提醒他——这乱世里,连最纯粹的理想,都要裹着刀光生长。

"辛苦你了。"他声音平稳,指尖却轻轻叩了叩案几。

王越的暗卫退下时,他瞥见密报边缘的火漆印,那抹暗红像极了昨夜渔村梁上晃着的红绸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ZUR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三国: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ZUR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