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大学北区主楼,A201报告厅。
第一次程序竞赛项目汇报展示会正式开始。
大屏幕正中央,主控系统己经准备就绪。参与团队依次上台进行五分钟展示,随后由三位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进行点评。
程小夏站在展示席后方,手指紧握鼠标,掌心全是汗。
她今天穿了一件素白的衬衫,配着一条深蓝色高腰裙,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,看上去比平时沉稳不少。可只有她知道,自己的心跳速度远超系统帧率。
“别紧张。”俞辰站在她身边,低声说。
“我哪里紧张了?”
“你点鼠标的频率比平时高两倍。”
“你……你连这个都在统计?”
“你所有数据我都在统计。”
程小夏愣住,脸微微红了。
下一秒,主持人宣布:“江城大学第六组团队,请上台进行演示。”
灯光亮起,程小夏深吸一口气,和俞辰一前一后走上讲台。
她坐在操作台前,开启演示程序。
首页启动。
整个会场安静了一秒,然后爆发出低低的赞叹声。
主页面以蓝白为主色调,采用极简交互动画,图标、按钮、弹窗逻辑清晰,尤其是动态社交图谱的展开效果,让所有人眼前一亮。
“这……是你们自己画的UI?”
“动效这么流畅,用了三维过渡框架?”
“社交图谱是后端自动生成的吗?”
评审组中的一位教授忍不住连连发问。
俞辰站出来答道:“是我们团队自主设计和开发,使用自研框架与图谱算法。核心逻辑是基于用户标签和行为权重生成动态关系图,图谱结构实时更新,数据由模拟用户行为导出。”
程小夏跟着补充:“整个界面风格以轻社交为导向,设计上考虑学生群体的使用习惯和反馈路径,同时兼顾视觉舒适度与交互速度。”
评委点头。
“不错。”其中一位教授首接说出评价,“这是目前看到最完整、逻辑最清晰、视觉体验也最优的一组。”
掌声响起。
程小夏原本紧绷的背脊终于轻松了一些。
她转头,和俞辰对视了一眼,轻轻一笑。
可还没等她松口气,主持人再次宣布:“下面请第十组展示,由沈放同学带队。”
舞台上灯光切换。
沈放身着黑衬衫、神色自信地走上讲台,语调从容:“我们的产品是一款面向校园社群的社交管理平台,目标是打通学生日常社交场景,让信息、活动、人脉三位一体。”
随即,他点击启动系统。
全场再次发出一阵轻呼。
他们的系统并不走炫技路线,但布局合理、配色和谐,关键是功能模块丰富且逻辑清晰。尤其一个“校园实时互动看板”,能即时显示当前各类活动热度和讨论区内容,极具吸引力。
更让程小夏惊讶的是——
他们的设计风格,竟然与自己组的UI思路,有高度相似之处。
“你看。”俞辰低声道,“你是资源。”
程小夏心里一沉。
这不仅是竞争,己经是角力。
评审讨论阶段,有老师开始低声私下交换意见。
“第六组功能成熟,视觉好,但第十组思路新,切中实际场景。”
“都不错,难分高下。”
程小夏看着评审席,不由自主地抓紧了手里的纸笔。
就在这时,沈放突然朝她看了一眼。
眼神里没有敌意,却有一丝不容忽视的挑衅。
她忽然就理解了。
有些竞争,不为胜负,只为证明自己也配站在你身边。
结束后,各组退场。走出报告厅时,沈放在楼梯口等他们。
“做得不错。”他看着程小夏说,“你那段动效处理得很漂亮。”
程小夏礼貌地点点头:“谢谢学长。”
沈放转而看向俞辰:“不过你那图谱模块,底层还是基于k图算法吧?处理大规模用户时,反应速度可能是个瓶颈。”
俞辰淡淡回应:“己做了缓存处理,并优化了加载逻辑。你那边,看板组件不支持二级深度互动,是你最大的短板。”
两人对视几秒,空气仿佛多了一丝火药味。
程小夏迅速打断:“你们两个是在做技术切磋,还是变相拐弯抹角吵架?”
沈放笑:“我只是在交流。”
俞辰:“我是在确认风险。”
“你们两个,都是程序人脑袋。”她无奈地叹气,“我先走了,你们慢慢聊。”
她提着背包走出教学楼,夜风吹来,有点凉,却带着一种奇怪的踏实。
她从没想过,自己有一天能站上那个舞台,说出属于自己的技术语言。
更没想过,会有两个那么优秀的男生,愿意站在她身边,为她争什么。
那晚,她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项目第一次讨论时。
所有代码还没写,所有情绪还没定型。
而她,在那个瞬间,想的不是输出结构,不是展示逻辑——
而是,俞辰回头看她的那一眼。
像是全世界唯一的焦点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ZV7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