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5章 秦桧毒计,釜底抽薪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靖康:大宋太子,携岳飞血染东京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S9T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豹子峪的捷报如同春雷,不仅震动了河北大地,更在汴京城内激起了千层浪。赵谌与岳飞的名字,一时间家喻户晓,成了抗金的象征,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,充满了敬佩与期盼。

然而,这泼天的声望,落在某些人眼中,却比毒药还要刺眼。

相府之内,秦桧独自枯坐,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。窗外明明是初夏的阳光,他却感到一阵阵发自骨髓的寒意。赵谌在河北的每一次胜利,都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,狠狠抽在他的脸上。

“太子……岳飞……”秦桧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名字,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。他深知,若是任由赵谌如此坐大,军功加身,民心所向,那他秦桧日后休想再有任何翻身的机会,甚至连身家性命都可能不保。赵谌在汴梁清算投降派的雷霆手段,他至今记忆犹新。

不行,绝不能让赵谌再这样赢下去!

秦桧在书房内踱着步,如同困兽一般。他绞尽脑汁,思索着对付赵谌的办法。战场上,他秦桧无能为力,但在这朝堂之上,他浸淫多年,有的是阴谋诡计。

突然,他脚步一顿,眼中精光一闪,一条毒计涌上心头。

“呵呵,赵谌,你不是能打吗?本相就让你后院起火,釜底抽薪!”秦桧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。

数日后,一些诡异的流言开始在河北和京城悄然散播。

起初,只是些捕风捉影的议论,说太子殿下在河北招兵买马,声势浩大,隐隐有不受朝廷节制之嫌。渐渐地,流言愈演愈烈,内容也越来越惊悚。

“听说了吗?太子殿下在河北,名为抗金,实则是在扩充私兵,网罗党羽呢!”

“可不是嘛!据说那‘忠勇营’只听太子和岳飞的号令,连朝廷的调遣都不理会了!”

“更有甚者,说太子殿下有不臣之心,想效仿前朝安史之乱,拥兵自重,割据一方!”

“嘘!小声点!这话可不能乱说,当心掉脑袋!不过……太子殿下如此年轻,便手握重兵,确实让人有些不安啊……”

这些谣言,经过有心人的精心编排和刻意散布,迅速蔓延开来。尤其是在那些本就对武人势力膨胀心怀警惕的文官士大夫阶层中,更是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和猜忌。自古以来,武将拥兵自重,便是朝廷心腹大患,这几乎是刻在文官集团骨子里的警惕。

秦桧更是联络了几个在河北与金军暗通款曲、或是对赵谌新政不满的地方大族、降官败将,让他们推波助澜,添油加醋。这些人本就见不得赵谌在河北得势,坏了他们的“好事”,此刻得了秦桧的授意,更是卖力地散布谣言,将赵谌描绘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军阀形象。

一时间,京城内外,人心惶惶。

皇宫深处,徽宗赵佶本就不是个有主见的人。前些日子,他还为赵谌的胜利而龙颜大悦,此刻听到这些“有鼻子有眼”的谣言,尤其是那句“效仿安史之乱”、“割据一方”,更是让他心中警铃大作。

“太子……他,他真的会这样吗?”徽宗坐在龙椅上,眉头紧锁,喃喃自语。他对赵谌的信任,本就像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,并不牢固。赵谌的强势和果决,虽然一度让他看到了希望,但也让他这个习惯了掌控一切(或者说自以为掌控一切)的皇帝,感到了一丝不安。如今,这丝不安在谣言的催化下,迅速膨胀成了猜忌和恐惧。

秦桧见时机成熟,立刻上了一道奏疏。

奏疏中,秦桧先是对太子殿下在河北取得的“辉煌战绩”大加褒扬,称其“英勇果敢,扬我国威”。随即话锋一转,痛心疾首地表示,太子殿下亲冒矢石,深入敌后,虽然屡建奇功,但也“九死一生,时刻处于险境”,让陛下和朝廷日夜担忧。

接着,他又“忧心忡忡”地提及,如今河北谣言西起,中伤太子,虽然“皆是无稽之谈”,但“三人成虎,众口铄金”,长此以往,恐会损害太子声誉,动摇军心民心,甚至被金人利用,挑拨君臣关系。

因此,秦桧“恳请”陛下,“为保太子殿下金躯安全,消弭流言,并彰显朝廷对太子殿下及‘忠勇营’将士的恩宠与器重”,应“即刻下旨,调太子殿下回京修养,并接受陛下嘉奖”。

至于太子麾下的“忠勇营”,秦桧则建议,可将其“收编”入禁军序列,打散分配到各处“枢要之地”,“使其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更好地为国效力”。

这道奏疏,表面上看,句句都是为赵谌着想,言辞恳切,合情合理。又是担心太子安危,又是要嘉奖功臣,又是要消除谣言,简首是体贴入微。

然而,其用心之险恶,昭然若揭!

这分明就是要剥夺赵谌的兵权,将他从河北前线调回京城,置于徽宗和朝臣的眼皮底下,使其难以再有作为。而将“忠勇营”拆分打散,更是釜底抽薪的毒计,一旦成功,赵谌好不容易拉起来的这支精锐力量,将不复存在。岳飞这样的猛将,也可能被调往他处,与赵谌分离开来。

徽宗看了秦桧的奏疏,本就疑心重重的他,更是觉得秦桧言之有理。将赵谌调回来,放在自己身边,总比让他在外面手握重兵,让自己担惊受怕要好。至于“忠勇营”,既然是精锐,收编入禁军,加强京城防卫,也是好事。

“秦爱卿所言,甚合朕心。”徽宗当即表示赞同。

宗泽在朝堂上听闻此事,急得额头冒汗。他深知这是秦桧的阴谋,意在剪除太子羽翼。他据理力争,称太子殿下在河北正值用兵之际,屡败金军,士气高昂,此时将其调回,无异于自毁长城,只会令亲者痛仇者快。

然而,秦桧及其党羽巧舌如簧,一口咬定是为了太子安危和朝廷大局。更有一些不明真相或心怀叵测的官员随声附和,认为太子年少,不宜久在军旅,当回京学习治国之道。

谣言的威力在此刻显现无疑。许多大臣虽然未必相信赵谌会谋反,但“功高震主”、“尾大不掉”的担忧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
宗泽独木难支,虽然极力辩驳,但也只能勉强拖延几日,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徽宗己经动摇的心意。

消息通过赵谌在京城布下的秘密渠道,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河北。

当赵谌看完密信,了解了京城的变故和秦桧的毒计后,气得猛地一拍案几,坚硬的木制案几竟被他拍出了一道裂痕。

“秦桧老贼!安敢如此欺我!”赵谌双目赤红,怒火中烧。他千算万算,防备着金军的围剿,却没想到秦桧会在背后捅出如此阴狠的一刀!

这招釜底抽薪,实在是太毒了!一旦自己被调回京城,“忠勇营”被拆分,那么之前在河北取得的一切战果都将化为泡影,他扭转乾坤的计划也将遭受重创,甚至可能胎死腹中!

岳飞在一旁听闻了事情的经过,也是面色凝重,眉宇间充满了忧虑。他沉声道:“殿下,若‘忠勇营’被拆分,将士们离心离德,我等之前所有努力,皆付诸东流矣!秦桧此计,歹毒至极!”

他并非担心自己的前程,而是忧心这支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抗金劲旅,会就此烟消云散。更忧心太子殿下失去兵权后,在京城会受到秦桧等人的掣肘和陷害。

帐篷内的气氛一时间凝重到了极点。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,但赵谌和岳飞的心头,却都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阴云。

---

赵谌传:

太子连战连捷,威名日盛,反致朝中奸佞忌恨。秦桧巧言令色,蛊惑上皇,以流言为刃,图削太子兵权。诏令将至,河北军心浮动。太子怒火填膺,然强龙不压地头蛇,京城风雨,更甚疆场刀兵。

岳飞传:

捷报频传,圣眷优渥,然小人谗言,亦随之而至。秦桧构陷,欲拆“忠勇营”,调离太子。飞闻之,忧心忡忡,非为己身,实为国家大计。太子临危,何以处之?军中将士,亦感前途未卜,人心思动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S9T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靖康:大宋太子,携岳飞血染东京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S9T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