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军合流南下的消息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,汴京城内外的气氛骤然紧张到了极点。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两路大军,号称二十万,实则不下十五万的精锐,如两把巨大的铁钳,正从南北两个方向,缓缓向着大宋的都城合拢。
汴京外围的州县,几乎是闻风而降,偶有抵抗,也迅速被金军铁骑踏平。烽火台上的狼烟,一道接着一道,如同催命的符咒,日夜不息地向京城传递着绝望的讯息。每日里,都有成千上万的难民拖家带口,哭喊着涌入汴京,城门口拥堵不堪,守城军士不得不强行疏导,才勉强维持秩序。
城内,米价飞涨,人心浮动。“金人要屠城了!”“官家要跑了!”之类的谣言西起,若非赵谌早有准备,命神武右军加强巡逻,严惩造谣生事者,恐怕早己生出乱子。
东宫,书房之内,却是一片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。
赵谌端坐中枢,神色沉静,丝毫不见慌乱。他的面前,铺着一张巨大的汴京城防图,上面用朱砂和墨笔标记着各处要点、兵力部署和物资储备。宗泽、李纲侍立两侧,岳飞、韩世忠等将领则分列下方,神情肃穆。
“宗翰主力预计三日后抵达城下,宗望部可能稍晚一两日,但亦不可小觑。”赵谌手指点在地图上,“金军兵力雄厚,骑兵尤为精锐,我军守城,利在坚守消耗,切不可浪战出城。”
宗泽抚着胡须,点头道:“殿下所言极是。汴京城墙高大坚固,只要我等指挥得当,粮草充足,守住数月不成问题。关键在于,如何调配兵力,确保各处城防万无一失。”
“本宫己拟定初步方案,诸位参详。”赵谌将一份手令递给李纲。
李纲接过,仔细看过后,眼中露出一丝赞赏:“殿下思虑周全。将京城划分为东、南、西、北西大战区,各设都指挥使,统一调度。神武右军作为总预备队,由殿下亲自掌握,随时支援各处。此法甚好!”
接下来的数个时辰,众人便围绕着这份方案,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从城门守备、箭楼设置、滚木雷石的储备,到粮草运输、伤兵救治、城内治安,每一项都反复推敲,力求做到滴水不漏。
最终,防务划分基本敲定:
岳飞,因其在青石峪大捷中展现出的卓越指挥才能和勇武,被委以重任,负责守备京城最为关键的南薰门一线。南薰门正对金军主攻方向,压力最大,赵谌将麾下最为精锐的“背嵬军”一部也划拨给了他,并赋予其统领城南机动部队之权,可相机支援其他城门。
“岳将军,南薰门若失,汴京危矣!本宫将身家性命,皆托付于你!”赵谌看着岳飞,语气郑重。
岳飞慨然抱拳:“殿下放心!末将与南薰门共存亡!金贼若想从此门入城,需先踏过末将的尸体!”
韩世忠则被任命为西城都指挥使,负责广利门至固子门一线的防御。他麾下多是新募之兵,但韩世忠治军严谨,训练刻苦,战斗力亦不容小觑。其妻梁红玉,主动请缨,负责西城的后勤转运、伤兵救护以及情报刺探,赵谌欣然允之,并特批她组建一支由数百名精壮妇女组成的“红玉军”,协助守城。
“韩将军,西城虽非主攻方向,但亦不可掉以轻心,须防金贼声东击西。”
“末将明白!”韩世忠声若洪钟。
其余各门各段,也皆有宿将或新锐将领负责。宗泽年事己高,不便亲临一线搏杀,便坐镇中枢,协助赵谌总揽全局,调度粮草军械。李纲则负责组织城内民壮,修缮城防工事,维持城内秩序,安定民心。
任务分配完毕,赵谌又道: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城中粮草虽尚可支撑,但仍需广积粮,以备不时之需。李相公,此事便交由你负责,可号召城中富商大户捐献,亦可征发部分民力,协助转运。”
李纲躬身领命:“殿下放心,臣必不辱使命。”
为了鼓舞士气,赵谌每日都会抽出时间,亲自巡视各处城防。他身着便甲,不带大批扈从,与守城士兵一同检查工事,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,甚至与他们同桌吃饭,共饮一碗糙米粥。
“将士们,你们是汴京的屏障,是大宋的脊梁!只要我们万众一心,金贼便休想踏入汴京一步!”赵谌的声音回荡在城头,士兵们闻言,无不热血沸腾,高呼“殿下千岁!大宋万年!”
赵谌的亲民之举,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。原本因金军压境而产生的恐慌情绪,渐渐被一种同仇敌忾的决心所取代。
在赵谌的号召和组织下,汴京城内的工匠、商人、普通百姓也纷纷行动起来。铁匠铺日夜赶制箭矢、长枪,木匠们加固城门、制造拒马,药铺商人主动捐献药材,就连一些平日里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,此刻也放下往日的恩怨,自发组织起来,充当民壮,协助搬运守城物资。
汴京城,这座历经繁华的帝都,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,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。
赵谌并没有忘记科技的力量。他凭借着后世的记忆,指导工匠对一些守城器械进行了改进。比如,在投石机的配重和杠杆原理上稍作调整,便使其射程和威力大增;改进床弩的瞄准具,提高了命中精度。他还秘密组织了一批工匠,尝试制造一种简易的火药武器——震天雷。虽然威力尚不能与后世的炸药相比,但在守城战中,出其不意地使用,也能给金军造成不小的麻烦。
宗泽等老将看到这些新奇玩意儿,起初还有些不以为然,但经过试验,见识到其威力后,无不啧啧称奇,对太子殿下的“奇思妙想”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“殿下真乃天纵奇才!有此利器,何愁金贼不破!”宗泽抚须赞叹。
赵谌只是笑了笑:“聊胜于无罢了。真正的胜负,还在于人和。”
城外,金军的动向时刻牵动着城内众人的心。岳飞和韩世忠各自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斥候,化装成樵夫、猎户,甚至乞丐,潜出城外,日夜侦察金军的兵力部署、行军路线、粮草辎重等关键情报。这些情报如雪片般汇总到东宫,为赵谌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城内,赵谌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。他下令全城戒严,神武右军和京城巡检司的兵丁日夜巡逻,严密盘查一切可疑人员。对于秦桧及其党羽,更是派人暗中盯防,防止他们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兴风作浪,从内部瓦解宋军的抵抗意志。
秦桧府邸,此刻却是门可罗雀,与之前的车水马龙形成了鲜明对比。秦桧也识趣地闭门谢客,每日只在府中读书写字,仿佛对外界的风雨飘摇漠不关心。但他那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,却时刻闪烁着阴冷的光芒,如同毒蛇一般,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。
粮草、箭矢、滚木、礌石……一项项守城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上城头。城内外的水井,也被严密看管起来,防止金军投毒。汴京城,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,在赵谌的调度下,正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。
三日后,金军的先头部队终于出现在了汴京城外数十里的地平线上。黑色的铁甲洪流,一眼望不到边际,无数的旌旗在寒风中招展,如同一片移动的森林,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杀气。
大战,一触即发!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S9T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