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寿宴办得风光热闹,苏晚倾因筹备得力,得了太后不少赏赐,萧景珩也象征性地晋了她的位份,从修容升为婕妤,赐号“慧”。宫中人皆道苏婕妤不仅容貌秀丽,更是心思聪巧,深得圣心。
苏晚倾对此淡然处之。她清楚,这点恩宠不过是镜花水月,皇帝的疑心也并未因此消减。她需要做的,是更主动地出击,将这潭水搅得更浑一些,让皇帝的猜忌有更多、更明确的目标。
柳原的死,像一根引线,点燃了皇帝对“重生者”或“先知”存在的模糊警觉。苏晚倾要做的,便是将这种模糊的警觉,引向那些真正在蠢蠢欲动的“重生者”身上。
她首先想到的,便是前世在秦若兰得势后,依附秦党,手段狠辣的兵部侍郎,陈景辉。此人前世在一次边境冲突中,因“料敌先机”,献上奇策,一战成名,从此平步青云。苏晚倾记得清楚,那场边境冲突,若无意外,便在明年开春。
“采薇,你去查一查,近来兵部可有什么异动?尤其是关于西北边防的。”苏晚倾一边修剪着新送来的腊梅,一边看似随意地吩咐。
采薇应声去了。苏晚倾则开始细细谋划。她不能首接将陈景辉“料敌先机”的事情捅给皇帝,那太过刻意,反而会引火烧身。她需要一个更隐蔽,也更“合情合理”的方式。
机会很快就来了。萧子衡如今协理户部,时常需要与各部打交道。苏晚倾便借着与萧子衡传递一些生意上的消息时,夹带了私货。
“六哥,我听闻你最近在核查各部军需用度?”苏晚倾在一张记录着布匹价格的纸笺背面,用极小的字写道,“我偶然得知,兵部陈侍郎似乎对西北的军需储备格外上心,甚至私下里向几家相熟的皇商打探过牛皮、铁料等军用物资的价格,说是未雨绸缪。此事不知真假,六哥若是有心,不妨稍作留意。”
萧子衡何等聪明,一看便知苏晚倾意有所指。他不动声色,在一次与皇帝讨论来年财政预算时,看似无意地提及:“儿臣近日核查户部账目,发现兵部陈侍郎对西北军需颇为上心,多次催促拨付相关款项,言辞间似乎对西北边防有些不同寻常的担忧。儿臣愚钝,不知陈侍郎是否另有高见,只是觉着,若无确切军情,如此大规模调拨军需,恐引人注目,亦会加重国库负担。”
这话点到即止,既没有首接指责陈景辉,又巧妙地将“不同寻常的担忧”这一点抛给了皇帝。
萧景珩闻言,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。陈景辉此人,他有些印象,是个有能力的,但似乎也有些急功近利。西北边防一向是他关注的重点,但近期并未收到任何紧急军情。陈景辉如此“未雨绸缪”,是真有远见,还是……别有所图?
皇帝的多疑一旦被勾起,便会自行发酵。他立刻下令暗中调查陈景辉的底细,以及他近期所有的异常举动。
而陈景辉,这位“重生”的兵部侍郎,此刻正踌躇满志。他清楚地记得,前世就是因为他对西北战事的精准预判,才得到了高层赏识,一举奠定了自己的政治资本。这一世,他自然要故技重施,甚至想做得更完美,更早地布局,以便获取更大的功劳。他私下里联络故旧,调动资源,积极为“即将到来”的边境冲突做准备,只等着一鸣惊人。
他哪里知道,自己的一举一动,早己落入了皇帝的眼中,并且被解读为“野心勃勃,意图染指兵权,甚至可能勾结外敌,制造事端以邀功”。
苏晚倾则在宫中静观其变。她甚至让人在宫外散布一些关于“某官员能掐会算,提前预知军情”的流言,再配上一些陈景辉近期“异常活跃”的佐证,通过各种弯弯绕绕的渠道,传到皇帝的耳朵里。
这些流言蜚语,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萧景珩本就对“先知”之说心存芥蒂,柳原的例子还历历在目,如今又冒出一个陈景辉。他宁可错杀,也绝不放过任何可能威胁到皇权的人。
不久之后,一道圣旨下来,兵部侍郎陈景辉因“治军不严,疏于职守,妄议军情”,被革职查办,打入天牢。
陈景辉在天牢之中,百思不得其解。他明明是按照前世成功的轨迹在走,为何会突然从天堂跌入地狱?他的“先知”,他的“奇策”,还没来得及展现,就胎死腹中。他想不通,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?难道是有人……知道了他的秘密?
朝堂之上,因陈景辉的突然倒台而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震动。一些原本依附于他的官员,也受到了牵连。皇帝借此机会,进一步清洗了兵部的一些“不安定因素”,将兵权更牢固地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但这种清洗,也让朝中人心惶惶。皇帝的猜忌心越来越重,大臣们人人自危,生怕自己哪个不经意的举动,就会被解读为“别有用心”。
苏晚倾在永宁宫中得知陈景辉的下场,只是淡淡一笑,继续品着新进贡的雨前龙井。她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那些试图凭借“重生”优势来投机取巧,挑战皇权或是威胁到她和萧子衡的人,都将是她棋盘上的棋子,最终的结局,早己注定。
她享受着这种在幕后操纵一切的感觉,看着那些自以为是的“先知”们,在她的精心布局下,一步步走向覆灭。这不仅是为前世的自己复仇,更是为了今生能更好地活下去,活得更有价值。
萧子衡在此过程中,也因几次“稳妥”的建议和“踏实”的作风,反而更得了皇帝几分另类的“信任”——至少在皇帝看来,这个儿子虽然有能力,但似乎没什么“妖异”的先见之明,用起来比较放心。
苏晚倾深知,挑拨离间,必须精准且有度。她选择的目标,都是那些前世便野心勃勃,或者与她有宿怨的重生者。她要做的,是借皇帝的手,剪除这些潜在的威胁,同时削弱皇权对朝堂的绝对控制。当皇帝因为过度的猜忌而失去对一些重要大臣的信任时,他的统治基础,便会不知不觉地松动。
这日,采薇从外面回来,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解气:“娘娘,奴婢听说,那个陈景辉在天牢里疯言疯语,说什么‘天命己改’,‘为何会这样’,还嚷嚷着要见皇上,说有天大的秘密要禀告呢!”
苏晚倾放下手中的绣绷,嘴角噙着一抹冷冽的笑意:“疯了?或许吧。当一个人赖以生存的信念崩塌时,离疯狂也就不远了。”她顿了顿,又道,“派人‘不经意’地将陈景辉在牢中的这些疯话,传给其他几位‘大人’听听,尤其是那些最近行事有些‘高瞻远瞩’的大人们。”
她要让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重生者们,也感受到这份恐惧和不确定。让他们知道,这个世界,己经不是他们记忆中的那个世界了。
一名狱卒在昏暗的牢房外,听着陈景辉的嘶吼,眼中闪过一丝怜悯,又有一丝畏惧。他不知道这位曾经的兵部侍郎到底经历了什么,只觉得这天牢里的阴气,似乎又重了几分。而在他转身离开时,袖中掉出了一小块碎银,被另一个角落里阴影中的囚犯默默看在眼里。那囚犯,正是前些日子因“泄露考题”而被牵连入狱的一位翰林院编修,他默默记下了陈景辉的只言片语,以及那狱卒不寻常的举动。他隐约觉得,这京城的水,比他想象的还要深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JUS3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