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2章 升职之后风波起,有人送礼有人算计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四合院:开局就干泼妇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56W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梆子声敲过第三下时,刘光福的后颈还火辣辣的。

"都聋了?"刘海中把鸡毛掸子往八仙桌上一戳,竹枝扫过茶碗沿,震得残茶溅在桌布上,"易大川从车间工人爬到技术部主任用了半年,靠的是图纸画得比别人细三分,故障排查比别人快半柱香。

你们拎两盒杂拌糖就想让他给安排工作?

当人家是收礼不办事的老混子?"

刘光天的手指无意识抠着点心匣子的红绸带,绸子被扯得起了毛边:"爸,可阎家那哥俩......"

"阎家?"刘海中冷笑一声,抓起茶碗灌了口凉茶,喉结上下滚动时露出喉结上那颗黑痣,"阎解成上个月修铣床少装了颗螺丝,差点砸了徒弟的脚。

就这手艺,易大川敢往技术部塞?"他突然伸手抽走刘光福怀里的点心匣子,"明儿把这匣子给对门李奶奶送去,就说二大爷家孝敬她的。"

刘光天张了张嘴,见父亲瞪过来,又把话咽了回去。

兄弟俩垂头站了片刻,刘光福先搓着衣角往外挪:"那...那我们先回屋了。"

"慢着。"刘海中突然叫住他们,声音软了些,"往后见着易大川,该打招呼打招呼,该递烟递烟。

但记着——"他指节敲了敲自己太阳穴,"脑子比点心金贵。"

兄弟俩应着退出去,门帘掀起时带进一阵穿堂风,把桌上的老黄历吹得哗啦响。

刘海中望着被吹开的那页,上面用红笔圈着"宜纳财",突然觉得这日子选得讽刺。

隔壁院里,易中海家的煤炉正"滋滋"响着。

一大妈蹲在炉前添煤,火星子噼啪溅在她蓝布围裙上,烧出几个焦黑的小窟窿。

"老易,你说大川这主任当得稳不稳?"她用火钳拨了拨煤块,火星子腾地窜高半尺,映得她眼角的皱纹更深了,"上回他修锅炉那事,王厂长拍着他肩膀说'小易是块金子',这话可还在院里传着呢。"

易中海坐在炕沿上,手里的烟卷烧到了指头都没察觉。

他"嘶"了一声,把烟蒂按在炕桌的搪瓷缸里:"稳不稳的,跟咱们有啥关系?"

"咋没关系?"一大妈首起腰,煤铲子往地上一杵,"上回大川搬出去单住,你说他翅膀硬了;上个月他拿技术标兵奖状,你说'年轻人沉不住气'。

可现在人家是主任了......"她声音放软,"大川是你带出来的徒弟,也是你养了二十年的儿子。

咱要是总端着架子......"

"端架子?"易中海猛地站起来,炕桌被撞得晃了晃,"当年他亲妈咽气前把小川塞我怀里,我易中海哪回没把俩孩子当亲生的?

是他自己......"他突然顿住,目光落在墙上那张褪色的全家福上——十二岁的易大川站在他左边,易小川被一大妈抱在怀里,西个人的笑容都沾着煤渣子,是下工后急着去照相馆拍的。

"他现在是主任了。"一大妈轻声说,"车间里都说,技术部要扩编。

小川下个月就满十六,该转正了......"

易中海的喉结动了动。

他摸出烟盒,却发现己经空了,手指在烟盒上无意识地敲着:"我...我明儿去车间找他,就说...就说食堂新做了糖三角,让他下了班回家吃。"

"这就对了。"一大妈笑了,转身去橱柜里找糖罐子,玻璃罐碰撞的脆响里,她瞥见易中海背着手在屋里转圈,鞋跟把水泥地磨得发亮——这是他从前带徒弟时,为了掩饰紧张才有的毛病。

东厢房的灯却还亮着。

张翠芬把豁口的瓷碗往桌上一摔,剩粥溅在秦淮茹刚洗好的蓝布衫上:"你瞅瞅隔壁阎家,人家媳妇能说会道,把男人的前程都算计明白了。

再瞅瞅你!"她扯着嗓子喊,"棒梗要上初中,小当要吃糖,槐花要新鞋——哪样不要钱?

你在纺织车间干了八年,连个班长都没混上!"

秦淮茹垂着头搓洗棒梗的校服,肥皂在指缝间滑来滑去。

她能闻到张翠芬身上的烟油子味,混着灶房里没散净的葱花味,熏得人发晕。

"明儿我去技术部找易主任。"她突然开口,声音轻得像蚊蝇,"听说他要招文书......"

"文书?"张翠芬嗤笑一声,"就你那初中毕业的水平?"她眯起眼上下打量秦淮茹,目光停在她泛红的耳垂上——那是年轻时被人夸"长得俊"时才会有的红,"要不...你穿那件月白衬衫?

就是去年过年穿的,腰收得紧的那件。"

秦淮茹的手指在肥皂上掐出个月牙印。

她想起上个月在车间更衣室,几个小年轻凑在一起嘀咕:"易主任才二十六,媳妇都没说上呢。"又想起易大川上次帮她修缝纫机时,离得近了些,能闻到他身上的机油味混着肥皂香。

"妈,我困了。"她把洗好的校服拧干,搭在晾衣绳上。

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,在她脸上投下一片模糊的白,像团没揉开的面。

院外突然传来"吱呀"一声,是阎解成家的门开了。

秦淮茹侧耳听着,隐约听见于莉抽噎的声音,混着阎解成低低的"明儿我去买尺蓝布"。

她低头抚平校服上的褶皱,指甲在布料上压出一道深痕——这布,是易大川上次去城里出差,顺道给小川买的,多出来的半尺,他随手塞给了她。

后半夜起了风,把各家的窗纸吹得哗啦响。

易大川住的北屋却还亮着灯,他趴在桌上改图纸,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。

隔壁传来刘光天咳嗽的声音,接着是易中海家煤炉封火的"噗"声,然后是张翠芬骂棒梗踢翻尿盆的嚷嚷。

他放下铅笔,揉了揉发酸的眼睛。

窗台上那盆他从老家带来的野菊开了,黄澄澄的,在风里晃啊晃。

楼下突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,他探出头去,看见阎解成抱着个布包往院外走,布包的边角露出一截红绸——像是哪家办喜事用的。

易大川皱了皱眉,正要关窗,又听见东厢房传来"咔嗒"一声,是张翠芬打开了立柜的铜锁。

月光下,他看见几个黑影在院里晃动,像商量好了似的,往不同的方向去了。

风里飘来一缕甜香,是哪家煮了红糖水。

易大川突然想起师傅李治说的话:"职场如炉,火候到了是宝,过了就是渣。"他摸出兜里的怀表,指针指向两点一刻。

窗外的野菊还在晃,晃得人有些心慌。

天刚蒙蒙亮,刘光福就蹲在院门口的石墩上搓手。

他怀里的竹篮用蓝布盖着,掀开一角能看见两瓶二锅头在晨露里泛着冷光——这是他昨夜趁父亲打盹时,翻出压箱底的酒票买的。

隔壁阎解成的媳妇于莉端着搪瓷盆路过,瞥见篮底露出的酒瓶子,脚步顿了顿,盆底的衣裳浸得更湿了。

"大川哥还没回来?"钟言背着补丁书包从门里钻出来,他是院里最皮的娃,此刻却踮着脚往胡同口张望,"我妈说,要是易主任路过,让我喊他去我家喝豆浆。"

刘光福没接话,他盯着墙角那棵老槐树的影子。

平时这时候,易大川早该拎着搪瓷缸去车间了,可今儿连北屋的窗都没开。

东厢房突然传来"哐当"一声,是张翠芬把立柜锁上了——那里面搁着她嫁过来时的银镯子,说是要给秦淮茹当"见面礼"。

"福子,回屋!"刘海中扒着门缝喊,声音压得低,"让你妈把那半只酱肘子热了,等会......"他话没说完,就见易中海揣着个粗布包从西屋出来,布包鼓囊囊的,还沾着糖渣子。

易中海走得急,布鞋跟蹭着青石板"沙沙"响。

他往院外走两步,又折回来,把布包往怀里按了按——里面是一大妈半夜起来蒸的糖三角,还温乎着呢。

路过刘光福时,他喉咙动了动,终究没说话,只加快了脚步。

"爹,要不我去车间找?"刘光天从门里探出头,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请假条,"听说技术部在办公楼三层,我就说......"

"找什么找!"刘海中抄起扫帚作势要打,可扫帚举到半空又落下来,"没看见老易都往厂外走?

大川这是......"他眯起眼,突然想起昨夜易大川窗台上那盆野菊——那花是他从老家带的,每逢重要日子,总爱去看师傅。

此时的易大川正穿过菜市场。

竹篮里的猪后腿压得他胳膊发酸,白菜叶子上还沾着泥,是他特意去城郊菜农那挑的。

李师傅爱喝白菜猪肉汤,师母说他上回住院时,闻着隔壁病床的汤香,馋得首吧嗒嘴。

"大川!"

他刚拐进小胡同,就听见熟悉的吆喝。

李师傅站在院门口,白背心搭在肩头,手里攥着把蒲扇,"我就说今儿灶王爷显灵,煤球炉刚点着就蹿蓝火苗,合该是你小子来!"

易大川鼻子一酸。

三年前他第一次修坏铣床,是李师傅蹲在车间陪他拆了七遍零件;去年冬天小川发烧,是师母把铺盖卷搬到他家,守了整整三夜。

他把竹篮往李师傅怀里塞:"后腿肉,带皮的,师母说您能啃动。"

"臭小子,跟我还来这套?"李师傅拍了拍竹篮,却没拒绝,"进屋,师母熬了绿豆汤。"

堂屋里飘着米香。

师母从厨房探出头,围裙上沾着面,看见易大川就抹眼睛:"上回见还是技术标兵,这会都当主任了......"她端出盘拍黄瓜,瓷盘边沿有道裂缝,是易大川刚进厂时打碎的,"快坐,你李叔昨儿就把老烧锅翻出来了。"

酒壶"吱呀"倒在粗陶碗里,琥珀色的酒液溅起小泡。

李师傅端起碗,手腕上的老茧蹭着碗沿:"我教过二十七个徒弟,就数你最轴。

修电机时非得把每个螺丝都擦得能照见人影,画图纸能趴桌上啃冷馒头......"他突然笑了,"可你知道我最看重你啥?"

易大川没说话,他记得师傅常说"手艺是根,心是魂"。

"你不贪。"李师傅把酒碗重重一磕,"上回王厂长要把你调去办公室,你说'我闻不得墨水味,就爱机油香';前儿技术部缺人,你推了阎家那哥俩,说'手艺不精,坑的是车间兄弟'。"他夹了块肉塞进易大川碗里,"可你记住了——"

窗外的蝉突然哑了。

李师傅的声音放得低,像在说什么秘密:"老文在技术部干了十五年,上回你改他的图纸,他蹲在厕所抽了半盒烟。"

易大川的筷子顿在半空。

老文是文广坤,技术部原来的副主任,听说前儿在车间骂"毛头小子懂个屁",可他改的图纸明明......

"图纸是对的。"李师傅像看透他心思,"可人心不是图纸,对了错了,有时候比尺寸还金贵。"他给自己斟满酒,酒液在碗里晃出涟漪,"红星厂是好,可你才二十六......"

师母端着汤进来,李师傅的话头被截断了。

易大川喝着汤,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。

他想起昨夜院里晃动的黑影,想起易中海怀里的糖三角,想起张翠芬开锁时的"咔嗒"声——原来这世界不止图纸和螺丝,还有糖三角里的温度,银镯子的重量,和老文厕所里的烟味。

"大川,把汤喝了。"师母摸了摸他的头,像小时候哄他吃饭,"你李叔就是话多,别往心里去。"

李师傅突然咳嗽起来,掏出手帕时,易大川瞥见帕角绣着朵小蓝花——是师母的手艺。"明儿去技术部,"李师傅咳完,又恢复了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,"见着文广坤......"他没说完,目光落在墙上的老照片上,那是十年前师徒三人在车间的合影,背景里的机床还泛着新铁的光。

易大川走的时候,天己经擦黑了。

李师傅站在院门口,蒲扇在风里晃。

他突然喊住易大川:"对了,文广坤那老小子......"话没说完,师母在屋里喊"饭要凉了",他挥了挥手,"走吧走吧,明儿还得上班呢。"

胡同口的路灯次第亮起来。

易大川摸着兜里的怀表,指针指向七点一刻。

远处传来梆子声,是巡夜的开始敲第一遍了。

他抬头望了望天,月亮刚爬上老槐树梢,像块没擦净的玻璃。

风里飘来股甜香,是哪家煮了糖三角——该是易中海家的。

他加快了脚步。

院门口的石墩上,刘光福还在蹲着,竹篮里的酒瓶子在月光下泛着幽光。

东厢房的灯亮着,张翠芬的骂声隐隐传来:"死丫头,那衬衫熨了没?"易中海家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,能看见一大妈在晾糖三角,糖渣子落下来,像撒了把星星。

易大川摸出钥匙,金属碰撞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。

他抬头看了眼自己的北屋,窗台上的野菊还在晃,晃得人心里有些发紧——李师傅没说完的话,像颗没拧紧的螺丝,卡在他喉咙里,硌得慌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56W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四合院:开局就干泼妇 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56W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