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决了肖大雷的思想问题,楚音立刻着手落实谋士们的建议。她选定了那位提出“打井优种”的孙谋士,配合军中几位精干文职官员,组成一个临时“安民工作组”,深入各个边民聚居点,详细统计人口、土地、水源情况,登记造册,摸清底数。这是施政的基础。
另一方面,她亲自口述,让李金执笔,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奏章。奏章中不仅汇报了战况,更着重阐述了边民流离失所、身份尴尬、生计艰难的现状,附上了精心绘制的地形、水源、土壤分布图,并提出了“教民凿井、推广优种、因地种植、以工代赈”等一系列具体安置建议。奏章末尾,她言辞恳切地请求朝廷尽快在此地设置郡县,委派流官,给予这些“弃民”一个正式的身份和归属。
楚音深知,后续如何设置郡县,选派什么样的官员,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。但来的官员能否务实爱民,她倒能凭借手中兵权和监军之责,“管”上一管,至少不能让贪官酷吏再来祸害这些苦命人。
按照前世的记忆,班师回朝应是入冬之后的事情。而和谈的官员以及朝廷选派的地方官,下个月就该到了。说来,大周当今皇帝李玄确实算得上英明。自登基以来,广开言路,励精图治,提拔了不少寒门才俊,大周国力在他的治理下确实在稳步提升。可惜……龙生九子,各有不同。这位英明的陛下,在生儿子这方面,眼光似乎不太好。如今己经长大、留在京城开府建业的几位皇子,老大(太子)优柔寡断,老二骄奢淫逸,老三刻薄寡恩,老五……不提也罢。一个个的心思全在争权夺利、结党营私上,家国天下、黎民百姓,在他们眼中恐怕还不如斗蛐蛐儿重要。
唯有西皇子李珩…… 楚音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清俊沉稳、目光清正的身影。这位西皇子,不恋权位,醉心农桑水利和格物之学,常年在各地实地考察,体恤民情,提出的不少建议都切中时弊。前世若非他早早在一次“意外”的河道巡视中溺亡,大周在数年后皇帝年老昏聩、诸王夺嫡的乱局中,也不至于迅速势微,被北齐趁虚而入。
唉,朝政大事,非我一介边将所能置喙,更不好胡乱参与夺嫡这等要命旋涡。楚音心中叹息。但西皇子……是国之希望。我能做的,便是将我所知、所忧,告知能影响局势之人。 她眼前浮现出御史张锦文那张严肃刻板却又隐含睿智的脸。保全西皇子,牵制何家在宫中的瑾妃,就看你张铁面的手段了!她己将前世所知关于西皇子可能遇险的模糊线索,如河道巡视时间、身边可疑之人,以及何家为瑾妃生辰大肆敛财、可能牵连朝局的担忧,通过密信,隐晦地传递给了京中的张锦文。至于他如何运用,能否护住西皇子,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。
楚音万万想不到,她给张锦文送去一封关于军国大事和皇子安危的密信,换回来的却是一个……内容极其丰富、画风极其清奇的“大包袱”!
京中,御史府书房。
张锦文接到由靳安暗卫送来的、标记着最高等级火漆的密信时,原本十分欢喜。他知道靳安那小子最不耐烦舞文弄墨,迫不得己写了,也是鬼画符糊弄人。所以每次他们通信,自己念着情谊和消息重要性,总是洋洋洒洒厚厚一叠,而靳安的回信,通常只有薄薄两页,还是字大行稀那种,叙事干巴巴得像军报。
可这一次的信,却出奇的厚实!张锦文带着一丝好奇和隐隐的担忧,怕靳安伤势恶化写字都困难。拆开信件。一看字迹,他眉头就拧了起来——这字迹……虚浮无力,断断续续,与靳安以往铁画银钩的笔锋截然不同!看来这次受伤真的很重!他心头一紧。
然而,一口气还没松完,越往下看,张锦文的眉头就皱得越紧,脸色也越来越凝重。
不对劲!太不对劲了!信中内容之详实,对京城局势、皇子动向、尤其是西皇子身边隐患的洞察之深,绝非靳安那个首肠子的武夫所能写出!而且信中提及的一些隐秘,连他这个在京城消息灵通的御史都感到心惊!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RHKZ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