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透过大礼堂穹顶的玻璃斜切进来,在苏清棠的高跟鞋尖镀了层金边。
她站在演讲台后,指尖轻轻抚过讲稿边缘——那是昨夜顾砚舟用便利贴补的折角,墨迹还带着他惯用的雪松香水味。
“各位,”她清了清嗓子,台下近三百双眼睛瞬间聚焦,“我今天想重新定义一个词——家。”
聚光灯在头顶亮起时,她瞥见第一排顾砚舟的喉结动了动。
他今天穿了件藏青西装,袖口露出半截银链,是她上周偷偷塞进他西装口袋的,链坠刻着极小的“棠”字。
“家不是血缘织就的网,而是......”
“她值得所有人的掌声。”顾砚舟的声音像颗突然炸响的春雷。
苏清棠的话被截断在风里,她转头看向观众席,只见他己经站了起来,西装下摆被带得微微翻起,右手虚虚护在身侧,像在护着什么易碎的珍宝。
全场哗然。
前排的记者们最先反应过来,快门声连成一片;后排的学生交头接耳,有个扎马尾的姑娘举着手机小声喊“顾影帝好帅”;孙主任刚端起的茶杯“当啷”砸在桌上,褐色茶水溅湿了他的领带。
“顾先生这是——”主持人试图圆场,却被孙主任拍桌的动静盖过。
“苏小姐的方案存在重大安全隐患!”孙主任扯松领带,脖子上的肥肉随着动作颤了颤,“三年前希望小学的事故——
“顾先生锁骨的竹纹,正是苏设计师为他设计的生命节点。”陆主编的摄像机突然对准顾砚舟,镜头里,男人锁骨下方三指处,一道淡粉的疤痕呈竹节状蔓延,“苏小姐说竹纤维复合材料能随时间增强韧性,您看这道疤痕——”他推了推眼镜,“是顾先生三年前胃溃疡手术留下的,术后每月复查的CT显示,疤痕处的软组织强度提升了27%。”
苏清棠的指尖在讲台上轻轻蜷起。
她想起那个暴雨夜,顾砚舟疼得蜷缩在沙发里,却还笑着说“没事,老毛病”;想起她偷偷跟着他去医院,在病历本上看见“胃壁纤维化”的诊断时,手心里全是冷汗。
“徐教授这里有老宅地基加固的实时数据。”陆主编话音未落,徐教授己经举着平板走上台,投影屏上跳出两条曲线,“蓝线是行业标准抗震系数,红线是苏小姐的方案——”他推了推老花镜,“施工后三个月,红线己经超出蓝线19个百分点。”
孙主任的脸白了又红,红了又青。他抓起公文包要冲上台,却被顾砚舟截了个正着。
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绕到了观众席侧边,西装领口被扯得微开,露出锁骨下方那道竹节疤痕,“要看清楚吗?”他扯住衬衫下摆往上提了两寸,肋骨处三道极浅的凹槽在灯光下泛着淡粉,“这些角度对应她设计的钢柱应力分布,连医生都问我是不是提前学过建筑力学。”
礼堂里的呼吸声突然变得很轻。
苏清棠望着顾砚舟泛红的耳尖,想起昨晚他在她工作室翻图纸时的嘟囔:“这钢柱角度怎么和我伤疤走向这么像?”原来他早就发现了,却装成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,把她藏在细节里的心意,默默刻进了自己的身体。
“最后,”陆主编的声音带着点哽咽,他点击遥控器,投影屏上出现一排灰扑扑的校舍,“这是苏小姐八年前设计的孤儿院图纸。当年顾太太匿名捐助的300套校服,现在穿在了这所孤儿院的孩子们身上——”画面切换成一群孩子举着图画跑向镜头,最前面的小姑娘举着蜡笔画,“苏姐姐说,有屋檐的地方就是家。”
孙主任的公文包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里面的伪造检测报告散了一地。
他踉跄着后退两步,撞翻了后排的椅子,却没人再看他。
苏清棠的视线被泪水模糊,她想起十二岁那年在孤儿院屋檐下躲雨,有个穿白裙子的阿姨给她塞了块水果糖,糖纸上印着“顾氏集团”的logo。
“清棠。”顾砚舟的声音近在咫尺。他不知何时上了台,指尖轻轻擦掉她眼角的泪,掌心还带着刚才扯衬衫时的温度,“你要展开的,是我们共同设计的家吗?”
苏清棠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摸出了图纸。
最后一张设计图在展台上铺开,青瓦白墙的小院里,两株竹子的根须在地下交缠,屋檐下挂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牌子,一个写着“顾宅”,一个写着“苏院”。
“家不是图纸。”顾砚舟按住她的手腕,指腹蹭过她常年握笔磨出的茧,“是有人在玄关等你脱鞋,有人在厨房给你留汤,是——”他低头吻了吻她的指尖,声音轻得只有她能听见,“是我等了你三个月,终于能光明正大说爱你。”
礼堂的掌声像潮水般涌来。
苏清棠望着他眼里的星光,突然想起昨夜那张便签上的字:“当年你给流浪猫搭的窝,结构比我的影帝奖杯更稳固。”原来他早就把她藏在岁月里的温柔,都悄悄收进了心尖。
他们十指相扣走向颁奖台时,苏清棠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。
是顾砚舟发来的消息:“下午陪我去商场挑样东西?”她回了个“好”,没注意到商场橱窗的倒影里,有个扎双马尾的小姑娘举着手机,屏幕上是两人交握的手,对话框里写着:“姐妹们!我在恒隆看见顾影帝和一个超漂亮的姐姐牵手!”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LBS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