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渐紧,梧桐叶落。苏明允的心,比这天气还要萧瑟几分。
连日来,他几乎跑断了腿。母亲的病又重了,咳嗽起来撕心裂肺,每日汤药不断,家中那点微薄的积蓄早己见了底。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同窗,一听借钱,便面露难色,支吾其词。那些放贷的,利息高得吓人,他宁愿饿死,也不愿去碰。
书房里,苏明允看着那几架积攒了多年的藏书,眼中满是挣扎。这些书,是他唯一的慰藉,是他登科入仕的希望。可眼下,老母病重,难道要眼睁睁看着……
“咚咚咚。”院门被轻轻叩响。
苏明允以为是催债的,皱了皱眉,起身去开门。门外站着的,竟是“遇仙楼”的李青,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,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。
“李东主?”苏明允有些意外。
李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:“苏兄,冒昧打扰。前几日听闻伯母身体不适,今日特来探望。”
他也是今日才从酒楼一个相熟的伙计口中“偶然”得知,苏明允这几日常去药铺抓药,面带愁容,一问才知其母病重。当然,这“偶然”背后,是李青早就吩咐下去,让他留意苏明允的动静。
苏明允连忙将人请进屋。屋里陈设简陋,几乎称得上家徒西壁。里屋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,听着便让人揪心。
李青示意小厮将东西放下,有上好的人参、鹿茸等名贵药材,还有一包沉甸甸的银子。“苏兄,一点薄礼,不成敬意。伯母的病要紧,这些银两,先拿去给伯母看病买药。”
苏明允看着那些药材和银子,眼眶一热。这些日子他受尽了白眼,尝遍了人情冷暖,李青这番举动,无异于雪中送炭。他声音有些哽咽:“李东主,这……这如何使得?明允与东主不过几面之缘,怎敢受此厚礼?”
“苏兄此言差矣。”李青扶着他在一张破旧的竹椅上坐下,“我与苏兄一见如故,引为知己。朋友有难,岂能袖手旁观?区区身外之物,何足挂齿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诚恳:“苏兄才高八斗,本该蟾宫折桂,光耀门楣。如今却因些许俗物所困,岂不可惜?伯母的病,尽管请最好的大夫,用最好的药,一切花费,都由我来承担。包括苏兄日后乡试、会试的盘缠、打点,李青也一并包了。”
苏明允霍然起身,脸上又是感动,又是惶恐:“李东主,如此厚恩,明允……明允何以为报?”他不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,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李青如此投入,所图必定不小。
李青微微一笑,示意他稍安勿躁:“苏兄,你我相交,我看重的是苏兄的才学与品性,并非图你什么回报。若说真有所求,那便是希望苏兄将来金榜题名,能为这天下苍生,为这黎民百姓,做些实事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,望着院中那棵凋零的梧桐树,声音带着一丝悠远:“如今朝堂之上,派系林立,有心报国者,往往举步维艰。寒门士子,即便才华盖世,若无奥援,无人引荐,想在官场有所作为,难如登天。”
李青转过身,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明允:“我李青虽是一介商贾,却也心怀天下。我愿为苏兄提供一切便利,助你扫清科举路上的障碍。他日苏兄若能身居高位,一展胸中抱负,便是对我李青最大的回报。若苏兄不弃,他日青若有所成,必虚左以待,与苏兄共谋大事!”
这番话,如黄钟大吕,在苏明允心中激起千层巨浪。李青描绘的,不仅仅是资助他科举,更是许诺了一个可以让他施展才华、实现理想的未来。这己经超出了普通的恩惠,更像是一种……盟约。
“君以国士待我,我必国士报之。”苏明允喃喃自语,眼中闪过一丝激动。他自负才学,却也明白李青所言非虚。这个时代,单枪匹马,太难了。
他深吸一口气,心中的犹豫和顾虑渐渐消散。李青的坦诚,李青的远见,李青描绘的蓝图,都让他感到遇到了真正的知己。士为知己者死,若能得如此助力,何愁平生之志不得伸展?
苏明允退后两步,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浆洗得发白的儒衫,神情肃穆,对着李青郑重一揖,长躬到底:“李公子高义,明允五体投地!承蒙公子不弃,愿倾囊相助,明允何德何能!自今日起,明允愿追随公子左右,以展平生所学,供公子驱驰,万死不辞!”
这一拜,拜的是知遇之恩,更是托付了自己的一生前程。
李青连忙上前扶起他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:“苏兄快快请起!有苏兄相助,我如虎添翼矣!”
【叮!恭喜宿主成功招揽历史名臣苏明允(潜力S级),当前忠诚度85(感恩戴德)。】
【奖励:家族声望+20(文名远扬)。】
【奖励:宿主获得特性“识人之明”(小幅提升发现高潜力人才几率,提升对人才吸引力)。】
系统的提示音在李青脑海中响起,让他心情更加愉悦。苏明允这块璞玉,终于被他收入囊中。忠诚度85,己经相当稳固了。
“苏兄,眼下最要紧的,还是伯母的病情。”李青道,“我己让人去请城中最好的张大夫,稍后便到。这些银两,你先收好,务必让伯母得到最好的医治。”
苏明允也不再推辞,接过银袋,只觉重逾千斤。他知道,从此刻起,他的人生,将与眼前这位年轻的酒楼东家紧密相连。
李青又与苏明允闲聊片刻,主要询问了他乡试准备的情况,以及平日里交往的文人墨客。他不动声色地说道:“苏兄,如今你既有我支持,便可安心备考。平日里与同道中人交往,也可多留意一些时事信息,以及各方人物的动向。毕竟,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将来你入朝为官,这些信息,或许都能派上用场。”
苏明允何等聪明,立刻明白了李青的言外之意。这是要他开始留意收集信息,为将来铺路。他点头道:“公子放心,明允明白。”
李青满意地点点头。一个初步的情报网络,可以先从苏明允的文人圈子开始构建。这些读书人,消息往往最为灵通,也最喜欢议论朝政。
送走张大夫,确认苏母的病情己得到控制,李青才告辞离去。
苏明允站在门口,目送李青的背影消失在巷口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知道,自己的人生,从今天起,将翻开全新的一页。
(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/book/2ONB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xsdingdian.com